遼寧省遼陽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語文試卷
遼寧省遼陽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二??荚囌Z文試卷是什么樣的大家好奇嗎?高考語文模擬試題要多做,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遼寧省遼陽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二??荚囌Z文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能夠?qū)Υ蠹业男枰獛砹λ芗暗挠行椭?/p>
遼寧省遼陽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考試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
山東2024屆遼寧省遼陽市高三下學期二??荚囌Z文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
近些年來,國人常以湯顯祖與英國莎士比亞并稱,除二人都逝世于同一年(1616年)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湯顯祖《牡丹亭》的影響,國人以湯氏為中國傳統(tǒng)戲劇之代表。在沈德符《顧曲雜言》中,有此一說:“湯義仍(湯顯祖)《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贝藬嗾Z為《牡丹亭》評論之經(jīng)典。一是確立了《牡丹亭》在戲曲史上的地位,即上續(xù)《西廂記》,下接《紅樓夢》之文學經(jīng)典譜系。二則證實了《牡丹亭》彼時之影響,并確立了后世評價《牡丹亭》的基調(diào)。
當代研究昆曲的北京大學藝術(shù)學院教授陳均認為,在明代中后期充滿爭辯的語境里,湯顯祖的思想趨于“異端”,他師從于明代哲學家、文學家羅汝芳,受高僧達觀影響,他提出“情”之說,以對抗主流之理學。這一點,由《牡丹亭》的“題詞”可窺見端倪: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fù)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fù)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在陳均教授的解讀里,這段文字是湯顯祖《牡丹亭》的題旨,即“情”與“理”的關(guān)系。事實上,在《牡丹亭》中,杜麗娘生死之間的“三生之情”,恰是湯顯祖思想的塑造歷程。有研究者稱,此劇的藍本,并非“題詞”里所言之事,而可能來自話本,如《杜麗娘記》。但話本《杜麗娘記》不過是一出普通的才子佳人的類型劇,其生死轉(zhuǎn)換,也并無驚奇之處。其最終能由庸常的《杜麗娘記》升級為極富藝術(shù)含量的《牡丹亭》,全在于湯顯祖充滿想象力的改寫,增添了諸多奇詭細節(jié),從而造就了一部驚心動魄的傳奇。
二
《牡丹亭》大約于萬歷二十六年寫就,之后迅速流傳開來。其創(chuàng)作者湯顯祖正身處宋明理學的籠罩中,對“至情”的謳歌,似乎是最可行的路徑,故而《牡丹亭》特意凸顯了因夢生情的愛情線索。但很顯然,它并非該劇的核心主旨,而是一種來自觀眾的自然選擇。其時的湯顯祖已經(jīng)49歲,藝術(shù)思想與理念都已成熟,在此情境下創(chuàng)作的《牡丹亭》,自然不是“愛情”兩個字所能涵蓋的。譬如杜麗娘破棺而出,死而復(fù)生,剛烈且充滿抗爭的意味。昆曲學家陸萼庭就曾根據(jù)《申報》和《字林滬報》上的廣告得知,清末上海上演的昆曲《牡丹亭》,尚有《勸農(nóng)》《學堂》《游園》《堆花》《驚夢》《離魂》《冥判》《拾畫》《叫畫》《問路》《吊打》《圓駕》十二折。其中《勸農(nóng)》以老生當行,如今已經(jīng)鮮少看到;《問路》以凈、丑當行;《吊打》以小生、老生當行。這一論述或許可以給《牡丹亭》的后繼研究者予以新的啟發(fā)。
在過去各種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剝離了湯顯祖筆下另外兩條貫穿線,也很少能夠令人領(lǐng)悟到杜麗娘和柳夢梅所處具體時代的背景。事實上,湯顯祖在《虜諜》《牝賊》《繕備》《淮警》《移鎮(zhèn)》《御淮》《寇間》《折寇》《圍釋》等諸多篇幅中都鋪排出金朝屢犯南宋邊境、戰(zhàn)亂頻發(fā)的現(xiàn)實背景,此外,《謁遇》《耽試》等還直白地披露了官場的政治生態(tài)。
三
關(guān)于《牡丹亭》的流傳,湯顯祖本人曾有言:“玉茗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p>
《牡丹亭》的傳播,也是一部傳奇。因其原非昆曲,昆改本甚多,呂玉繩、馮夢龍、沈璟、臧晉叔等都曾做過改編。湯顯祖之異于他人處,在于文辭,音律為其短,甚至常有不合律之處。因而,閱讀《牡丹亭》之逸聞甚多,《紅樓夢》里甚至有林黛玉聽《驚夢》之“原來姹紫嫣紅”之曲的描寫。
《牡丹亭》甫一問世,便受到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也使有眼光的出版商獲得一個發(fā)財?shù)臅充N書目。所謂“《牡丹亭》甫就本,而識者已口貴其紙,人人騰沸”。從明代萬歷年間直到清朝末年,《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在三十種以上。這五花八門的版本,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全本”,即按湯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齊全;一類是改竄本,或刪或并或改,已經(jīng)改變了湯氏劇作的原貌。湯顯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對《牡丹亭》感興趣,與王陽明不無關(guān)系。正德、嘉靖兩朝的交接時期,王陽明心學興起。王陽明將“良知”賦予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論證人人都有成為圣人的可能。王陽明心學高揚主體精神,反對盲目崇拜經(jīng)典和偶像,主張用自己的頭腦和靈明去審視一切。王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
王陽明心學像一顆精神原子彈。由它掀起的個性思潮沖擊了思想文化的各個領(lǐng)域。它直接推動了晚明文藝領(lǐng)域尊情崇俗的風潮。在湯顯祖生活的晚明時代,俗文藝空前繁榮。小說、戲曲、民歌、說唱等都有輝煌的成果。在嘉靖、隆慶以后,昆曲成了文人雅士們追逐的熱門。文人雅士們認真地讀《牡丹亭》,一本正經(jīng)地發(fā)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見,還讓出版商把這些感想和意見刻在書里。
(摘編自楊道《<牡丹亭>:原來“姹紫嫣紅”曲》)
1. 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牡丹亭》影響深遠,因此國人視湯顯祖為中國傳統(tǒng)戲劇之代表而把他與莎士比亞并稱。
B. 《牡丹亭》凸顯愛情線索,但愛情并非該劇的核心主旨,而是觀眾的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C. 從明萬歷年間直到清末,《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很多,但這些版本已非湯氏劇作的原貌。
D. 湯顯祖師承王陽明,謳歌愛情,有那么多的人對《牡丹亭》感興趣,與王陽明不無關(guān)系。
2. 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根據(jù)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中給予《牡丹亭》的評價,《牡丹亭》在當時就引起極大反響,其成就已超過《西廂記》。
B. 《牡丹亭》的藍本可能是庸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但《牡丹亭》極富藝術(shù)含量,可見作者的個人素養(yǎng)在創(chuàng)作中起著極大作用。
C. 湯顯祖長于文辭而短于音律,原來不是昆曲,馮夢龍等不少劇作家都曾改編過湯顯祖的《牡丹亭》。
D. 《牡丹亭》甫一問世,便受到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出版商大量刊印這部作品獲取利益,《牡丹亭》也借此加快傳播。
3. 下列對材料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材料中,作者旁征博引,既引用古代文獻,又引述他人研究成果,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增強了說服力。
B. 材料第二部分以昆曲學家陸萼庭的事例為論據(jù),論證了其做法可以給《牡丹亭》后繼研究者以新的啟發(fā)的觀點。
C. 材料論證語言嚴謹,如第二部分第二段運用“大多”“很少”等限定詞,使表述不絕對化而顯得更合實際。
D. 材料三個部分圍繞作家的創(chuàng)作理念、《牡丹亭》的主旨、《牡丹亭》的影響依次展開,論證思路非常清晰。
4. 下列對材料第一部分大篇幅引用《牡丹亭》的“題詞”原文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引用湯顯祖《牡丹亭》的“題詞”,論證材料提出的湯顯祖以情對抗主流之理學等觀點。
B. 引用湯顯祖《牡丹亭》的“題詞”,讓讀者了解湯顯祖的創(chuàng)作理念,更好地理解《牡丹亭》。
C. 引用湯顯祖《牡丹亭》的“題詞”,可以彰顯材料的人文底蘊,增加材料的文化氣息。
D. 引用湯顯祖《牡丹亭》的“題詞”,論證《牡丹亭》的藍本非“題詞”里所言之事的觀點。
5. 《牡丹亭》一問世就得到了廣泛傳播,成為中國戲劇文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牡丹亭》的創(chuàng)作成功給我們哪些啟示?請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1. B 2. A
3. B 4. D
5. ①偉大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要有站在時代前沿的偉大精神。在明代中后期充滿爭辯的語境里,湯顯祖的思想趨于“異端”,他提出“情”之說,以對抗主流之理學,《牡丹亭》就是他先進思想的實踐。②文學創(chuàng)作應(yīng)該順應(yīng)時代潮流。王陽明掀起的個性思潮直接推動了晚明文藝領(lǐng)域尊情崇俗的風潮,《牡丹亭》順應(yīng)了這一風潮,得到了人們的喜愛。③偉大的作品要有廣闊宏大的背景?!赌档ねぁ访枥L了杜麗娘與柳夢梅二人之間感人深切的生死愛情,同時鋪排出金朝屢犯南宋邊境、戰(zhàn)亂頻發(fā)的現(xiàn)實背景,還直白地披露了官場的政治生態(tài)。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牡丹亭》影響深遠,因此……”以偏概全,根據(jù)原文“近些年來,國人常以湯顯祖與英國莎士比亞并稱,除二人都逝世于同一年(1616 年)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湯顯祖《牡丹亭》的影響,國人以湯氏為中國傳統(tǒng)戲劇之代表”可知,國人把湯顯祖與英國莎士比亞并稱的原因還有二人逝世于同一年。
C.“這些版本已非湯氏劇作的原貌”錯,根據(jù)原文“這五花八門的版本,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全本’,即按湯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齊全;一類是改竄本,或刪或并或改,已經(jīng)改變了湯氏劇作的原貌”可知,非湯氏劇作的原貌的僅是一類而不是全部。
D.“湯顯祖師承王陽明”錯,無中生有。原文只提到“湯顯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對《牡丹亭》感興趣,與王陽明不無關(guān)系”。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
A.“其成就已超過《西廂記》”錯,根據(jù)原文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中給予《牡丹亭》的評價“湯義仍(湯顯祖)《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幾令《西廂》減價”并不能推出《牡丹亭》的成就超過《西廂記》,此處屬于曲解文意。
故選A。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B.“論證了其做法可以給《牡丹亭》后繼研究者以新的啟發(fā)的觀點”錯,是為了證明《牡丹亭》的主旨不是“愛情”兩個字所能涵蓋的。
故選B。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引用作用的能力。
D.“論證《牡丹亭》的藍本非‘題詞’里所言之事的觀點”錯,材料引用湯顯祖《牡丹亭》的“題詞”不是為了論證《牡丹亭》的藍本非“題詞”里所言之事的觀點,“他提出‘情’之說,以對抗主流之理學”,可見是論證材料提出的湯顯祖以情對抗主流之理學等觀點。
故選D。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①偉大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要有站在時代前沿的偉大精神?!爱敶芯坷デ谋本┐髮W藝術(shù)學院教授陳均認為,在明代中后期充滿爭辯的語境里,湯顯祖的思想趨于‘異端’,他師從于明代哲學家、文學家羅汝芳,受高僧達觀影響,他提出‘情’之說,以對抗主流之理學”,在明代中后期充滿爭辯的語境里,湯顯祖的思想趨于“異端”,他提出“情”之說,以對抗主流之理學,《牡丹亭》就是他先進思想的實踐。
②文學創(chuàng)作應(yīng)該順應(yīng)時代潮流?!巴蹶柮餍膶W像一顆精神原子彈。由它掀起的個性思潮沖擊了思想文化的各個領(lǐng)域。它直接推動了晚明文藝領(lǐng)域尊情崇俗的風潮。在湯顯祖生活的晚明時代,俗文藝空前繁榮”,王陽明掀起的個性思潮直接推動了晚明文藝領(lǐng)域尊情崇俗的風潮,《牡丹亭》順應(yīng)了這一風潮,得到了人們的喜愛。
③偉大的作品要有廣闊宏大的背景?!赌档ねぁ酚小皩Α燎椤闹幐琛?,但不僅限于此,“在過去各種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剝離了湯顯祖筆下另外兩條貫穿線,也很少能夠令人領(lǐng)悟到杜麗娘和柳夢梅所處具體時代的背景。事實上,湯顯祖在《虜諜》《牝賊》《繕備》《淮警》《移鎮(zhèn)》《御淮》《寇間》《折寇》《圍釋》等諸多篇幅中都鋪排出金朝屢犯南宋邊境、戰(zhàn)亂頻發(fā)的現(xiàn)實背景,此外,《謁遇》《耽試》等還直白地披露了官場的政治生態(tài)”,《牡丹亭》描繪了杜麗娘與柳夢梅二人之間感人深切的生死愛情,同時鋪排出金朝屢犯南宋邊境、戰(zhàn)亂頻發(fā)的現(xiàn)實背景,還直白地披露了官場的政治生態(tài)。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心中的倩影
王充閭
到了南京,第一個念頭便是去尋訪秦淮河?!短一ㄉ取贰度辶滞馐贰返仍S多古籍對秦淮河的描寫,確實給我留下了特深的印象。
桃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
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
這是明清之際的秦淮春景;“秦淮燈火之盛天下所無,兩岸河旁,雕欄畫檻,綺窗繡障,十里珠簾”,這是十里秦淮的繁華勝概。如果說,清代文人孔尚任、吳敬梓筆下的秦淮是靚娘的濃抹。那么,朱自清先生眼中“晃蕩著薔薇色的歷史的秦淮河”,便是西子的淡妝,更別具一番風情。
由于古文化的積淀,秦淮河早已活在一代代人的心里,每個人的腦海中都閃現(xiàn)著它的玫瑰色的麗影。①而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一首璀璨的詩,一幅綺麗的畫,一片如煙如夢的舊時月色。
可是沒料到,當聽說我要去尋訪秦淮河時,市文聯(lián)的同志卻苦笑著搖頭。他們告訴我,早在清末民初,秦淮一帶便已蕭條破敗了,河道淤塞,河床狹窄,河水渾濁。實際上,朱自清先生看到的秦淮河已非舊貌,只不過在朦朧的月色、眩暈的燈光下看不分明而已。②今日的秦淮河再也找不出多少詩情畫意,那個白舫青簾、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像夢一樣地消逝了)。
看到我充滿失望的神色,朋友們半是勸慰半是憧憬地述說,南京市政府已把徹底整治秦淮河列為市政建設(shè)的一項重點工程,將采取一系列人工措施,恢復(fù)其天然姿色。我終于打了退堂鼓,決定在秦淮河恢復(fù)秀麗的姿容之前暫不去探訪。
回來后,我把這些想法講給幾位朋友聽,他們多數(shù)人都不以為然。③有的說我“癡情可哂”,有的笑我“理想主義”,我卻至今不悔。特別是讀到文潔若的散文《夢之谷中的奇遇》,對作家蕭乾的行止,更是贊其通脫,引為同調(diào)。
1928年,十八歲的蕭乾在汕頭角石中學任教時,結(jié)識了一個名叫蕭曙雯的姑娘。二人心心相印。不料,一小人從中插足,有意娶蕭曙雯,聲言如果曙雯拒婚,就要對蕭乾狠下毒手。姑娘斷然斥絕這個惡棍,同時勸說蕭乾趕緊離開,以免遭暗算。本來,她是準備同蕭乾一道乘船逃離的;可是,當發(fā)現(xiàn)碼頭上有歹徒持槍環(huán)伺,她只好悄悄溜回。她知道,若是蕭乾只身出逃,他們會高興地放他走開;如果二人同行,蕭乾就會死在這伙惡棍手中。
塵海翻騰日月長,一別音容兩渺茫。這對情人南北分飛,各自在布滿荊棘的坎坷路上建立了家庭。八年后,作家蕭乾以此為題材,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夢之谷》。他是多么盼望有朝一日再見一面當年戀人——書中的女主人公盈姑娘啊!
六十年過去了,他終于有機會舊地重游,回到汕頭的“夢之谷”,并且得知蕭曙雯仍然健在。可是,經(jīng)過一番斟酌,蕭乾毅然決然放棄這個此生難再的機緣。他不愿讓記憶中的清亮如水的雙眸,堆云聳黛的青絲,玉立亭亭的少女豐姿,在一瞬間,被了無神采的干枯老眼、霜雪般的鬢華和佝僂著的龍鐘身影抹掉。
留戀少時風華,是人同此心的。隨著歲月流逝,這種感情會日益濃重。世間許多寶貴的事物,擁有它的時候常常并不知道珍惜,而一當失去它,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時候,才會懂得它的可貴。
“長江一去無回浪”,古今中外永遠不會有時間的收藏家。我們仿佛看到雪萊的詩劇《被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中的時間的精靈——神色倉皇的御者,正趕著一匹匹肋生彩翼的飛馬,拖著一輛輛雕花鏤彩的神車,踏著香風彩云向前飛奔。自古以來,無數(shù)智者就從哲學或科學的角度,努力探求無限的時空,最后,總是在奔流不息的時間長河面前驚愕不已;詩人則力圖通過無窮的想象力和有限的藝術(shù)形象,去追求和把握浩渺的時空,④但是,結(jié)果只是一連串的浩嘆:“恨無壯士挽斗柄,坐令東指催年華。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尋更無跡?!?陸游詩句)
那年春天,一位著名的女表演藝術(shù)家應(yīng)邀來營口市講學。閑談中,已離休的市文化局局長,提到五十年代中期這位藝術(shù)家首次來營口訪問演出時的情景?!澳菚r真是光彩照人,我還保存著當時我們的合影呢!”老局長說著,把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遞過去。這位表演藝術(shù)家眼睛刷地一亮,說:“太寶貴了,贈給我吧。我在前的所有留影,全都損失了。”她坐在鏡前,靜默良久,看著三十年前流溢著青春氣息的秀影,充滿對昔日風華和崢嶸歲月的憶念。
我即興題贈一首七絕:
卅年回首感千重,妙藝人人贊化工。
且莫傷懷悲老大,青春猶在畫圖中。
她看了苦笑著,說:“您這詩看似慰語,實際上正是憾詞。”
當然,在特定條件下,也還有紅顏長駐的情況。記得臺灣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文章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熱戀中的情人同登喜馬拉雅山,不幸遇上雪崩。男青年被雪堆埋得不見蹤影,女的卻活著逃了出來。她無限地懷念著戀人,年年此日,都要去當日的出事地點,尋找戀人蹤跡,終于在第二十個年頭,在雪堆一角,找到了戀人尸體。他仍是當年那樣年輕、俊俏,朱顏秀發(fā);而自己卻早已失去往日風韻,垂垂老矣。這雖然也是一種駐顏之術(shù),無奈說來實在是太慘苦了。
人們也許會問:那位女士苦苦奔波二十年,她究竟要尋覓什么?只是為了要見上一面情人的年輕、俊秀的倩影嗎?——這在她記憶之窗上,本是永遠抹不掉的而且會久而彌新。那么,除此之外,又要追求什么呢?或許是要重溫昔日的戀情,尋覓那一經(jīng)失去便再也不會重現(xiàn)的純真誠摯的情。
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留給親人、朋友一個美好的形象固然重要,但是,它所附麗的卻是珍貴百倍的真情誠意。如果有朝一日,那位女士發(fā)現(xiàn)日夜思念的意中人竟是一個騙子,那么,再美好的形象也會隨之而化為丑陋了。
(有刪改)
6. 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開頭部分援引古詩文中描寫秦淮河秀麗、繁華勝景的名句,強調(diào)它給作者的印象之深,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B. 清末民初秦淮勝景就已經(jīng)蕩然無存,朱自清先生筆下的秦淮河也不是真貌,而是他基于想象虛構(gòu)出來的景觀。
C. 作者即興題贈的七絕既是對那位女表演藝術(shù)家的慰勉,也是對自我的鞭策,表明要珍惜光陰、永葆青春心態(tài)的觀點。
D. 作者轉(zhuǎn)述林清玄一篇文章中講過的悱惻動人的故事,旨在印證“在特定條件下,也還有紅顏長駐的情況”這一觀點。
7. 下列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句子①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秦淮河在自己心目中所具有的詩情畫意、空靈朦朧的美,點扣題意。
B. 句子②用對比手法直抒胸臆,“再也找不出”“像夢一樣地”這些短語表達了深深的遺憾、惋惜與悵然若失之情。
C. 句子③中“癡情可哂”“理想主義”這些點評表明作者書生氣濃,脫離現(xiàn)實;“至今不悔”,可見其人之迂腐、偏執(zhí)。
D. 句子④引用陸游詩句,意在表明時間飛馳,難以挽留,要珍惜韶華,這處引詩呼應(yīng)段首句,生動形象,飽含哲理。
8. 本文題為“心中的倩影”,文中具體描述了哪些“心中的倩影”?這些“倩影”是如何構(gòu)成一篇渾然一體的文章的?請通讀全文,簡要概括和說明。
9. 有評論家指出王充閭的散文具有“深邃冷峻”“清醇雅致”的風格。請從“深邃冷峻”和“清醇雅致”兩個關(guān)鍵詞中任選其一,為這篇散文寫一則文學短評,擬寫其要點,要求先扼要闡釋“深邃冷峻”或“清醇雅致”的內(nèi)涵,然后從文本思想內(nèi)涵、藝術(shù)手法、語言特色三方面綜合進行評說。
【答案】
6. A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不是真貌,而是他基于想象虛構(gòu)出來的景觀”錯,表述存在“夸大其詞”的錯誤。原文“朱自清先生看到的秦淮河已非舊貌,只不過在朦朧的月色、眩暈的燈光下看不分明而已”,可見“蕩然無存”言過其實,“也不是真貌”“基于想象虛構(gòu)出來的景觀”,則是曲解原文意思。
C.“也是對自我的鞭策,表明要珍惜光陰、永葆青春心態(tài)的觀點”這一理解不準確,有過度解讀之嫌。作者只是看到女藝術(shù)家的唏噓,而寫詩聊以安慰而已。
D.“旨在印證‘在特定條件下,也還有紅顏長駐的情況’這一觀點”理解不準確。從上下文語境看,這里所轉(zhuǎn)述的故事意在說明青春芳華真誠情意是值得被珍重的。
故選A。
7. C .“表明作者書生氣濃,脫離現(xiàn)實”“可見其人之迂腐、偏執(zhí)”這些理解不準確。該畫線句是他人對作者講述自己心目中的秦淮河印象及其想法的評點,未必就表明作者“脫離現(xiàn)實”;而“至今不悔”則是表明其人的執(zhí)著,他堅守自己的價值觀。
8. 第一問:①作者心目中秦淮河的秀麗、繁華的勝景;②作家蕭乾心中青春戀人蕭曙雯的美麗豐姿;③一位著名的女表演藝術(shù)家三十年前流溢青春氣息的秀影;④喜馬拉雅山雪崩災(zāi)難中女幸存者無限懷念著的戀人年輕、俊秀的倩影。
第二問:文章以尋訪心目中的秦淮勝景而未得的失望后的癡情為端緒,抒展“秦淮河情結(jié)”,深情敘述了三個在記憶中保留倩影的故事,從而將文章串聯(lián)成有機整體。
9. 示例一:①“深邃冷峻”是說王充閭散文講究由表及里的深度開掘,探尋對物態(tài)人情的獨特理解,內(nèi)含冷靜莊嚴的哲思。②《心中的倩影》敘述若于在記憶中保留倩影的故事,抒發(fā)珍惜美好、珍重韶華、珍重真情摯意的感悟,含蘊深摯。③《心中的倩影》在敘述、描寫中穿插簡潔、精警的議論,有哲思,有理趣,耐人尋味。
示例二:①“清醇雅致”是說王充閭散文注重意境的雋永、情感的豐富與語言的典雅、精致。②《心中的倩影》寫秦淮勝景、少年芳華、青春戀情,純真誠摯,給人以清新、醇厚之感;③《心中的倩影》旁征博引,巧妙熔鑄古今詩文,極具書卷氣息,語言典雅別致,含蘊雋永,啟人深思。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始,故人唐宰相魯公開府南服①,余以布衣從戎。明年,別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過張睢陽及顏杲卿所嘗往來處,悲歌慷慨,卒不負其言而從之游,今其詩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無以藉手見公,而獨記別時語,每一動念,即于夢中尋之?;蛏剿亻浚茘共菽?,與所別之處及其時適相類,則徘徊顧盼,悲不敢泣。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治。
先是一日,與友人甲、乙若丙約,越宿而集。午,雨未止,買榜②江涘。登岸,謁子陵祠。還,與榜人治祭具。須臾,雨止,登西臺,設(shè)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畢,號而慟者三,復(fù)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時,往來必謁拜祠下。復(fù)東望,泣拜不已。有云從南來,氣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擊石,作楚歌招之。歌闋,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惜。復(fù)登東臺,撫蒼石,還憩于榜中。榜人始驚余哭,云:“適有邏舟之過也,盍移諸?”遂移榜中流,舉酒相屬,各為詩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風凜,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復(fù)賦詩懷古。明日,益風雪,別甲于江,余與丙獨歸。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書及別詩來,言:“是日風帆怒駛,逾久而后濟,既濟,疑有神陰相,以著茲游之偉。”余曰:“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茲游亦良偉其為文詞因以達意亦誠可悲矣!”余嘗欲仿太史公著《季漢月表》,如《秦楚之際》③。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
(選自謝翱《登西臺慟哭記》,有刪改)
[注]①唐宰相魯公:借唐宰相顏真卿代指宋宰相文天祥。文中“公”指文天祥。②榜:漿,代指船。③《史記》中有《秦楚之際月表》,列舉秦、楚、漢之間的大事。謝翱欲仿其體例作《季漢(宋)月表》。“季漢”實指“季宋”。一個朝代的末尾稱“季”。
材料二:
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北亦未敢遽輕吾國。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但欲求死,不復(fù)顧利害。北雖貌敬,實則憤怒,二貴酋名曰“館伴”,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未幾,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北。北驅(qū)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
(選自文天祥《<指南錄>后序》,有刪改)
10. 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然茲游A亦良B偉C其為D文詞E因以達F意G亦誠H可悲矣
11.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布衣,文中指平民,與《出師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的“布衣”意思相同。
B. 卒,最終,與《孔雀東南飛并序》中“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的“卒”意思不同。
C. 三,文中指多次,與《鴻門宴》中“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三”意思相同。
D. 薄,文中指迫近,與《陳情表》中“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薄”意思不同。
12. 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材料一首先追述了作者與文天祥的交情,營造了一種“悲歌慷慨”的情緒氛圍,既交代了寫作因由,也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調(diào)。
B. 材料一作者與友人為祭悼文天祥做了籌劃與安排,在西臺行跪拜禮,放聲大哭,共同祭悼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文辭情濃意切。
C. 材料一作者回想少年時拜謁子陵祠的往事,祭拜后又抒情,全文感情達到高潮,表達了要追隨文天祥并以死報國的決心。
D. 材料二文天祥寫自己在元朝營地的舉動和所思所想,他毫不畏懼,據(jù)理抗爭,震動元朝統(tǒng)治者,并表達了以死報國的決心。
13. 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逾久而后濟,既濟,疑有神陰相,以著茲游之偉。
(2)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數(shù)呂師盂叔侄為逆。
14. 材料一中,作者為何想寫《季漢(宋)月表》?請簡要回答。
【答案】
10. CEG
11. D 12. C
13. (1)耽擱了很久才渡過河,過河后,真疑心有神靈在暗中相助,以顯示這次聚游的偉觀。
(2)我揣度不能脫身,就徑直上前痛罵元軍統(tǒng)帥不守信用,列舉呂師孟叔侄的叛國行徑。
14. 宋朝滅亡是大事,作者認為只能通過詩文來記錄是可悲的,于是想寫《季漢(宋)月表》,表達他的民族立場,并希望后人能了解自己的用心。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但這次聚游確實是件壯舉,我們僅能賦詩作文,來表達情懷,實在是很可悲的!
“然茲游亦良偉”為主謂句,其后C處斷開;
“其為文詞”主謂賓結(jié)構(gòu)完整,其后E處斷開;
“達意”是動賓結(jié)構(gòu),“亦誠可悲矣”前面省略主語“這”,“達意”后G處斷開。
故選CEG。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句意:我以平民的身份投軍在他麾下。/我本來是平民百姓,在南陽務(wù)農(nóng)親耕。
B.正確。最終;完成,引申為報答。句意:最終沒有辜負自己的諾言,追隨諸先烈游于黃泉。/自問沒有什么錯,一心盡孝報大恩。
C.正確。句意:又大哭好幾聲。/多次舉起(他)所佩帶的玉玦向項王示意。
D.錯誤。都是“迫近”。句意:云氣迫近樹林。/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
故選D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表達了要追隨文天祥并以死報國的決心”于文無據(jù),屬于過度解讀。原文只是表現(xiàn)了對文天祥的追懷與敬仰,表示要寫《季漢月表》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寄托自己的情感。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濟”,渡河;“陰”,暗中;“著”,顯示。
(2)“度”,揣度;“數(shù)”,列舉;“逆”,叛國。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然茲游亦良偉,其為文詞因以達意,亦誠可悲矣”“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可知,宋朝滅亡是大事,作者認為只能通過詩文來記錄是可悲,于是想寫《季漢(宋)月表》,表達他的民族立場,并希望后人能了解自己的用心。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漁 家 傲
歐陽修①
暖日遲遲花裊裊,人將紅粉爭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壺倒,花開未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②來擾擾,行人莫羨長安道。丹禁③漏聲衢鼓④報。催昏曉,長安城里人先老。
[注]①詞人時任參知政事。②九門:都城城門,此處代指京城。③丹禁:帝王所居的宮禁。④衢鼓:街上的更鼓。
15.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上闋以輕快之筆寫青年男女暖日游春的喜人場面,下闋以沉重之筆寫京城的景象與年華易老之嘆。
B. “暖日遲遲花裊裊”句中“遲遲”形容陽光溫暖,白晝?nèi)臻L;“裊裊”形容花枝搖曳、香氣散發(fā)之狀。
C. “花不能言惟解笑”這句將花當作人來寫,花兒不會說話,任人品評,而綻開的花瓣恰似美人的笑靨。
D. “長安城里人先老”與“花開未老人年少”構(gòu)成鮮明對比,意思是說在京都謀生立業(yè)艱難,使人未老先衰。
16. “車馬九門來擾擾”與李清照《聲聲慢》中的“尋尋覓覓”都運用了疊詞。請分別簡要分析兩者的表達效果。
【答案】
15. D .“意思是說在京都謀生立業(yè)艱難,使人未老先衰”錯誤。根據(jù)該詞上下闋,應(yīng)是官場生活的種種不自由令人未老先衰。
16. ①“車馬九門來擾擾”中“擾擾”運用疊詞,寫京城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紛紛擾擾,充滿了為名利奔波的人;詞人借此表達了對這種涌動的名利之爭的厭惡。②“尋尋覓覓”運用疊詞,寫詞人若有所失,于是東張西望,希望能找點什么來慰藉自己在國破家亡遭受劫難后的憂愁苦悶。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陳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盡忠時間長和盡孝時間短
進行對比,表達作者希望留下來盡孝的心愿。
(2)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_________”一句運用疊詞,分別形容宮殿里面音樂和舞蹈的效果。
(3)古詩詞中常常出現(xiàn)“美人”或“佳人”這個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 ②. 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 ③. 春光融融 ④. 風雨凄凄 ⑤.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 ⑥. 美人帳下猶歌舞(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的情緒與外界環(huán)境有密切聯(lián)系,當遇到持續(xù)高溫天氣和外界大環(huán)境變化時,人體這一小環(huán)境受到影響也會發(fā)生變化。一般來說, ① ,相反,一旦溫度上升的變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緒就會產(chǎn)生波動,不僅會給人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應(yīng),還會對人的心理和情緒產(chǎn)生負面影響,以致出現(xiàn)情緒煩躁、亂發(fā)脾氣、記憶力下降等現(xiàn)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在夏季,由于高溫天氣影響了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diào)節(jié)中樞,一些人會出現(xiàn)心煩的表現(xiàn)。有的人即使本身所處環(huán)境并不熱,也會因為看到窗外強烈的光照等而產(chǎn)生煩躁的情緒。除了氣溫變化,不良情緒還與人出汗較多、睡眠缺乏和飲食不足有關(guān)。
①這些不良因素會導(dǎo)致人體電解質(zhì)代謝紊亂出現(xiàn)障礙,②影響大腦神經(jīng)活動,③從而出現(xiàn)情緒和行為。④夏季,人的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容易紊亂。⑤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主管人的消化系統(tǒng),⑥也影響著內(nèi)分泌系統(tǒng),⑦植物神經(jīng)紊亂會使人夜晚夢多,⑧減少人的睡眠質(zhì)量。
另外,影響人的情緒的因素, ② ,還有城市環(huán)境和社會壓力。高壓力、高速度還是一些大城市的主要生活節(jié)奏,高速發(fā)展過程中帶來的環(huán)境、資源和社會問題,在一段時間內(nèi)還將存在。
18. 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19. 文中第三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但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8. ①低溫環(huán)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穩(wěn)定;②不僅僅有自然高溫
19. ①這些不良因素會導(dǎo)致人體電解質(zhì)代謝紊亂。③從而出現(xiàn)情緒和行為異常。⑧降低人的睡眠質(zhì)量。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此句與“相反,一旦溫度上升的變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緒就會產(chǎn)生波動”相反,說明低溫環(huán)境對人的情緒穩(wěn)定有利,可填:低溫環(huán)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穩(wěn)定;
②由“另外”可知,此句是對上文自然因素的補充;由后面的“還有”可知,此處應(yīng)有“不僅”等關(guān)聯(lián)詞;內(nèi)容上,“城市環(huán)境和社會壓力”都屬于非自然因素,可填:不僅僅有自然高溫。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句式雜糅,“這些不良因素會導(dǎo)致人體電解質(zhì)代謝紊亂出現(xiàn)障礙”中“出現(xiàn)障礙”贅余,可刪除;
③成分殘缺,“出現(xiàn)”缺賓語,可在最后加“異?!?
⑧搭配不當,“減少”不能與“睡眠質(zhì)量”搭配,可把“減少”改成“降低”。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從小就確定要出家的。他的家鄉(xiāng)不叫“出家”,叫“當和尚”。他的家鄉(xiāng)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豬的,有的地方出織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他的家鄉(xiāng)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個出去當和尚。當和尚也要通過關(guān)系,也有幫。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遠。有到杭州靈隱寺的、上海靜安寺的、鎮(zhèn)江金山寺的、揚州天寧寺的。一般的就在本縣的寺廟。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夠種的了。他是老四。他七歲那年,他當和尚的舅舅回家。明子的舅舅,是當家的。不叫“方丈”,也不叫“住持”,卻叫“當家的”。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議,決定叫他當和尚。他當時在旁邊,覺得這實在是在情在理,沒有理由反對。當和尚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吃現(xiàn)成飯,哪個廟里都是管飯的。二是可以攢錢。只要學會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懺,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錢。積攢起來,將來還俗娶親也可以;不想還俗,買幾畝田也可以。當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聲如鐘磬,三要聰明記性好。他舅舅給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幾步,后走幾步,又叫他喊了一聲趕牛打場的號子:“格當嚼——”,說是“明子準能當個好和尚,我包了!”要當和尚,得下點本,——念幾年書。哪有不認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開蒙入學,讀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四言雜字》《幼學瓊林》《上論、下論》《上孟、下孟》,每天還寫一張仿。村里都夸他字寫得好,很黑。
20. 下列句子中的“關(guān)系”與文中加點的“關(guān)系”,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飲食與人的眼睛健康有關(guān)系,胡蘿卜、菠菜、紅薯等食物對眼睛健康有幫助。
B. 持續(xù)鞏固堅如磐石軍政軍民關(guān)系,共譜新時代軍民魚水情深新篇章。
C. 關(guān)系我國發(fā)展全局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wù)——論加快構(gòu)建新發(fā)展格局。
D. 學校會要求帶上自己的團員檔案,團員檔案里包含轉(zhuǎn)團組織關(guān)系證明。
21.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如改為“就像有劁豬的,也有人去織席子或箍桶,有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他的家鄉(xiāng)出和尚”,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22. 下面的兩句話分別摘自語言文字運用Ⅰ和語言文字運用Ⅱ,兩個句子都通過列舉的方式來表達,但二者在表達上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在表達上有何不同,并分析兩者不同表達的原因。
(1)除了氣溫變化,不良情緒還與人出汗較多、睡眠缺乏和飲食不足有關(guān)。
(2)于是明子就開蒙入學,讀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四言雜字》《幼學瓊林》《上論、下論》《上孟、下孟》,每天還寫一張仿。
【答案】
20. B
21. ①原句連用多個“有的地方”,構(gòu)成排比;②增加語句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③強調(diào)不同地區(qū)的特點,說明“當和尚”只是一種職業(yè)而已。
22. ①第一句列舉了造成情緒中暑的原因,語言簡明扼要;②第二句列舉了明子所讀的書,瑣碎的交代并未讓人厭煩,而給讀者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畫卷;③兩則材料表達上的不同主要源于體裁及其表達方式的不同,語言文字運用工是科普文,以說明為主;語言文字運用Ⅱ是小說以描寫為主。
【解析】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的能力。
B.與文中加點的“關(guān)系”均指“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間的某種性質(zhì)的聯(lián)系”。
A.指“對有關(guān)事物的影響或重要性”。
C.指“關(guān)聯(lián)、牽涉”。
D.指“表明有某種組織關(guān)系的證件”。
故選B。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①從修辭上看,原句“有的地方出劁豬的,有的地方出織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連用多個“有的地方”,構(gòu)成排比;而改句“就像有劁豬的,也有人去織席子或箍桶,有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句式并不統(tǒng)一,沒有構(gòu)成排比。
②從排比的效果上看,因為句式整齊,讀起來就會有節(jié)奏感、韻律感;
③從內(nèi)容上,反復(fù)出現(xiàn)“有的地方出……”,語意得到強化,強調(diào)不同地區(qū)的特點,引出最后的“他的家鄉(xiāng)出和尚”,意在表明“當和尚”只是一種職業(yè)而已,是明海家鄉(xiāng)的一種“特產(chǎn)”。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①第一句在解釋中暑的原因,列舉了“氣溫變化”“出汗較多”“睡眠缺乏”“飲食不足”這些原因,語言簡明扼要;
②第二句列舉了明子所讀的書,“《三字經(jīng)》《百家姓》《四言雜字》《幼學瓊林》《上論、下論》《上孟、下孟》”,列舉較多,很詳細地說了明子都讀了哪些書,瑣碎的交代并未讓人厭煩,讀者也跟著作者一起關(guān)注明子的命運,這樣的列舉反而給讀者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畫卷;
③語言文字運用Ⅰ是科普文,以說明為主,語言表達要簡明;語言文字運用Ⅱ是小說,以描寫為主,描寫要詳細,兩則材料表達上不同主要源于體裁及其表達方式的不同。
四、寫作(60分)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庇终f:“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p>
孟子說:“即使是美如西施的人,要是身上沾有臟臭的東西,人們從她身邊走過時也會掩著鼻子;即使有很多缺點的人,只要齋戒沐浴了,也可以參與祭祀上帝的典禮?!?/p>
在復(fù)興中學高三(1)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選修課上,同學們圍繞孔、孟上述觀點展開討論和探究。假定你是其中一員,請針對上述論斷,根據(jù)你的聯(lián)想與思考,寫一篇文章,參與交流。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任務(wù)驅(qū)動型材料作文題。
這是一道基于交際寫作情境的言論類材料作文題。材料由兩段話組成:前者援引孔子的兩句名言,指出犯錯不改與過而能改的不同結(jié)果。后者援引孟子的話,通過舉例論證,告誡人們要潔身自好,及時改過從善。人有善處不可以自恃,人有惡行能改即善。孔、孟這兩則言論都涉及一個共同的話題,即“人之過”,都強調(diào)人有過若能改,就應(yīng)予以贊許和接納。
孔、孟兩位先圣的這些話語都涉及人的修身問題。缺點、過錯,是人生在世實所難免的;關(guān)鍵在于自己對待缺點、錯誤的態(tài)度。能正視缺點,承認過錯,并及時改正,仍是善者。潔身自好、反求諸己、參省自身,這些都是人自我革新、臻于至善的必經(jīng)途徑。大善中的小惡,也會為人所不容;大惡中的小善,也會為人所鼓勵。這當然就要求人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求全責備,從理論上講是不現(xiàn)實的;但在人們的理想中,在現(xiàn)實生活的是非判斷中,仍是原則和標準。修身自潔,是人生必須堅持的必修課。縱然“人無完人”,但不可因此否定不斷自我磨礪與自我完善的必要性。
材料后的引導(dǎo)語設(shè)置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課堂討論、探究的學習情境,要求考生就上述這兩則言論,根據(jù)自己的聯(lián)想與思考,寫一篇文章??忌蓮娜绾螌Υ陨淼娜秉c、過錯,為什么要勇于認錯、及時改過等角度來立意謀篇。還可以從“小善”“小惡”的角度,談日常修養(yǎng)中應(yīng)注意這些細小之處,畢竟善也好,惡也罷,都是慢慢“積累”而成的,因此更要注意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正“小錯”“小惡”,如此才能對成長更加有利。
立意:
1.揚長補短,改過從善,是人生的必修課。
2.追求真、善、美,遠離假、丑、惡。
3.修身潔行,乃為人之本、處世之道。
高考語文第一輪復(fù)習介紹
1.兩線共進。即課本復(fù)習和知識點專題復(fù)習相結(jié)合,以知識點 專題復(fù)習為主線,以課本復(fù)習為輔線。課本復(fù)習給學生制訂具體可行 的復(fù)習計劃,由學生自主完成。知識點專題復(fù)習主要由老師帶領(lǐng)學生 在課堂上完成。
2.語言知識的積累和語言運用相結(jié)合。把語言知識點的積累和 語言運用結(jié)合起來,即把字音、字形、標點符號、詞語、病句等的專 題復(fù)習穿插進行。
3.語言基本知識點的復(fù)習和作文訓(xùn)練相結(jié)合。在第一輪的復(fù)習 中,至少每兩周要進行一次作文訓(xùn)練。
4.專題知識點的復(fù)習和閱讀相結(jié)合。做好閱讀材料的精選和指 導(dǎo)。 5.語文知識的專題復(fù)習和模擬考試相結(jié)合。
高考語文第二輪備考
1、在一輪復(fù)習的基礎(chǔ)上,針對學生在語基、表達等考點上的弱 勢環(huán)節(jié)復(fù)習。
2、注意在生活中為閱讀與作文積累材料。
3、大部分時間用在做題上,注意總結(jié)命題規(guī)律與特點。
4、偏重閱讀古文與現(xiàn)代文。
5、練習作文的寫作。
6、多做模擬題。
7、關(guān)注有關(guān)考綱的信息。
第二輪復(fù)習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jié)構(gòu)及其知識 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jié)構(gòu)內(nèi)部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進行解 題訓(xùn)練,提高應(yīng)戰(zhàn)能力。 除作文外,失分較多的是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翻譯和詩歌鑒賞。這 一輪復(fù)習中,著重對這幾部分內(nèi)容進行復(fù)習。 現(xiàn)代文閱讀著重考查篩選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 鑒賞和評價能力。復(fù)習時要特別注意,找到依據(jù)不同類型文章的要素 讀懂讀通文章的基本規(guī)律, 進而形成運用文中語言材料組織答案的能 力。 作文復(fù)習:在寫作中提高審題能力,提高運用來自生活中的材料 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同時要關(guān)注當前社會在政治、經(jīng)濟、科學、文 化等方面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積累寫作材料。
高考語文第三輪復(fù)習
1.研讀考綱。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依據(jù),也是大家復(fù)習備 考的依據(jù)。關(guān)注考試范圍、新增內(nèi)容,關(guān)注題型示例及樣卷。了解本 年高考題目的命題走向。
2.重溫部分考點的重要內(nèi)容。語文復(fù)習的沖刺階段應(yīng)該在基礎(chǔ)類 和識記類內(nèi)容的復(fù)習上落實以下幾個方面: (1)多音字和字形。 (2)常見虛詞。 (3)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進行文學常識復(fù)習的時候,注意: 連線復(fù)習,分塊掌握;名句名篇的復(fù)習主要在于平常的記憶積累,選 擇常見的、重要的古詩文詩句。 (4) 《考試大綱》中規(guī)定的 18 個常見文言虛詞及最常見的固定 文言句式。 (5)古詩中的“直接抒情” “情景交融” “樂景寫哀” “以動寫靜” 等常見手法,做一些針對性訓(xùn)練,把握其內(nèi)涵、特點和意義。
3.準備作文。 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訓(xùn)練: (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積累,從內(nèi)容、語言、體裁上尋找自己 的特色。 (2)從不同的角度設(shè)計幾個不同話題,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寫不 同類型文章的訓(xùn)練,力求在任何文題下都能寫出自己的閃光點。 (3)錘煉幾篇成功的范文。備考的最后階段,最好能把一些近 幾年高考的滿分作文從題材、內(nèi)容、形式、語言等方面,仔細推敲分 析,做好迎考的準備。 (4)注意對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考作文題目放開的時候,考 生尤其要仔細地審題,對題目內(nèi)容了解得越透徹,寫出的文章就越有 分量。
《高考語文備考復(fù)習計劃》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4.做仿真題。進一步明確高考題目的命題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檢 測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審題、解題的能力方面是否還有欠缺,方便 最后的復(fù)習鞏固。
高三是收獲的季節(jié),是拼搏的時刻,是痛并快樂著的生活;是生命中最美好最難忘的歲月;對于剛剛進入高三的學生來說,對高三充滿著激情和期盼,充滿著迷惘和疑惑。大干一場,用汗水和智慧迎接新的挑戰(zhàn)和考驗是所有高三人的志愿。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底氣十足,信心百倍的走向考場,得心應(yīng)手沉穩(wěn)自如的應(yīng)對高考,用理想成績來實現(xiàn)心中夢想呢?
現(xiàn)代文閱讀高考語文學習
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信息類文本閱讀
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三個選擇題奪命九分)
近兩年的新高考語文的命題已經(jīng)沒有單獨的三個選擇題了,不過前些年依舊非常經(jīng)典!
二、信息類文本閱讀 新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新變化
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合二為一,現(xiàn)在稱信息類文本閱讀,與現(xiàn)代文閱讀Ⅱ文學類文本閱讀對應(yīng)。
分值:3×3+4+6,三道選擇題(3+3+3)+兩道主觀題(4+6),共 1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