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
詩就像茫茫的大海一樣,而我們就像一葉扁舟,在詩歌的海洋里遨游。
我最欣賞的一首詩是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詩人李賀在戰(zhàn)爭前寫下《雁門太守行》,兵臨城下,雖然力量懸殊,但是士兵們還是想要報效國家,所以寫下此詩《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首詩是李賀運用樂府主題來創(chuàng)作的一首描繪戰(zhàn)爭場面的詩歌,敵人像烏云一般壓近,城墻被摧垮,陽光射入鎧甲鱗片中,號角在這響的哪里都能聽見,戰(zhàn)士們的鮮血把泥土染成了紫紅色,軍隊拿著半卷紅旗抵達易水邊,冷天讓鼓聲顯得低沉,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自愿拿起寶劍上戰(zhàn)場戰(zhàn)死沙場。
首聯的“黑云壓城”寫出了當時敵軍包圍的緊急情況,頷聯的“凝夜紫”寫出了士兵們血戰(zhàn)沙場的英勇,頸聯的“半卷”“霜重”寫出了在大冬天戰(zhàn)士們不畏嚴寒的精神,尾聯的“為君死”寫出了戰(zhàn)士們報國的忠心。
我最喜歡這一首詩,因為它飽含了士兵們視死如歸及強烈的愛國精神。
六年級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精選篇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垂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p>
這是鄭燮寫的一首著名的詩——《竹石》。這首詩是我最喜歡的詩。因為它激起了我對生活的斗志與信心。為什么這樣說呢?這里有一個小故事。
那是發(fā)生在我五歲那年的故事。在一個普通的冬日,我和往常一樣,放了學就扔下書包,跑去騎自行車。我跟另一個小伙伴在一起騎自行車,玩得高興極了!正在我們自得其樂的時候,災難悄悄地降臨在我的身上。我騎著自行車飛快地向前沖去。一個沒留神,就跟前面擱著的一塊大石頭來了個“親密接觸”。這一摔可真厲害!疼得我直打滾。好幾處皮膚被沙礫擦破了,鮮紅的血從我的皮膚里滲出來,就差沒把我摔成“小傻瓜”?;锇閲槈牧?,趕緊跑去叫媽媽。媽媽立刻把我送到中心醫(yī)院。醫(yī)生一檢查,說我的骶骨摔出裂痕來了。不過沒多大礙,在床上休息幾天就可以下地行走了。一連幾天,我都是在床上度過的。我躺著一動不動,無聊透了。隨手翻開《唐詩三百首》,看見《竹石》這首詩,我對生活的信心又重新點燃起來。因為我的好心態(tài),骶骨的裂痕很快就愈合了。
現在,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竹石》了嗎?
六年級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精選篇3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這首詩是我們大家聽的最多又最難背的一首詩《春夜喜雨》,只要老師要求我們背《春夜喜雨》時,我們會大聲的‘啊’一聲,太難背。
在一本厚厚的古詩書中,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孟郊寫的一首離別詩《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個人寫的離別詩都不一樣,但孟郊寫的《游子吟》讓我最喜歡,讀完這首詩后,你會體會到詩帶給你的母愛,為了兒子遠行,母親又縫衣服,又縫鞋子,而且一針比一針密,更體現出了母親對我們的愛。
今天下午,英語班放學后,天還沒有完全黑下去,媽媽騎著電動車來接我,并順著東邊騎了過去,把車子停在了博頌書店門口,去買了三套小升初卷子,我問道:“有了為什么還做?”“練”媽媽用威嚴的口氣對我說。我很無奈,當我們騎到小吃店時,媽媽問我:“你餓不餓?去買兩個白吉饃”。我從媽媽手里接過5元錢,像一溜煙地“逃”進了小吃店里。路上的風起來越大,我自己也越來越冷,就在我凍的發(fā)抖的時候,媽媽親切地問了我一句:“你冷不冷?”我不想讓媽媽擔心,便說了一聲:“不冷”。
這首詩,我的確很喜歡它,因為它帶給我無窮盡的“財富”。
六年級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精選篇4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論不朽名詩,我選《錢塘湖春行》。
話說這《錢塘湖春行》,這首詩可真是集造化于一身,首先它的作者便是一位名傳千載的詩人白居易。
這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沒有華麗的修飾,有的只是平易通俗的名句。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話說一個晴朗的早晨,白居易欣然起行,來到門外。自以為是一個旅游的好天氣,于是,他悠悠的拿起自己的行裝,朝西湖走去。
來到那孤山寺的北面,向賈公亭的西面行去,湖面春水與兩岸齊平,江面開闊,太陽,大樹映入湖中,好一個人間仙境。來到幽深的樹林,那溫暖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樹林,便有星星點點的小光點出現在地面上。這時,早早歸來的黃鶯爭相飛向向陽的大樹,那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正在筑巢。好一副詩情畫意的景色。
閉上雙眼,眼前仿佛一片五彩斑斕,繁多而鮮艷的花朵漸漸迷住我的眼睛。可是眼前那“草色遙看近卻無”的一絲春機,卻能遮沒馬蹄。
白居易喜愛這湖東邊的景色,所以使他有一種強烈的不滿足的感覺,尤其是對那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愛不釋足。那里引人入勝。
我愛這首詩,特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繁忙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想象。
我喜歡這首詩,而我也正想趁著這寶貴的初春時節(jié)像白居易將自己對美麗的風景的喜愛,對自然之美的熱愛書寫下來,記錄下來那屬于自己的美好時刻。
六年級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精選篇5
“又是九月九,重陽節(jié),難聚首,思鄉(xiāng)的人兒漂流在外頭。”《九月九的酒》優(yōu)美的旋律在空中飄蕩,不知道牽動了多少游子的羈旅之心,使我不覺吟起了我最喜歡的一首詩,這就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是作者17歲時寫的,詩的第一句中的“獨”“異”兩字,寫出了外鄉(xiāng)人孤獨寂寞的飄零感。佳節(jié)是親人團圓的日子,對流落外鄉(xiāng)的人來說,在節(jié)日懷念家鄉(xiāng)是十分自然的?!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一句,質樸自然,卻包含了無限內容,深得人們的喜愛,成了千古名句。
現在,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節(jié)”又稱為“老人節(jié)”,這是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提倡大家要尊老愛老,讓人們有個幸福的晚年。在這一點上,我媽媽為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她是一個尊老、愛老的人:每周六,她燒了許多好吃的菜,不管多少,都要給外公外婆送去,給他們品嘗;95歲的老太太生病住院了,媽媽每天吃完晚飯,就匆匆地去醫(yī)院看望老太太。我也是個像媽媽一樣的人:每次吃好東西前總要先分給外公、外婆一些,平常還給她(他)們分藥、捶背……
感謝古人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古詩,用最少的字句,描繪了最美、最真的意境,讓我們在一篇篇古詩中不僅得到許多知識,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六年級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精選篇6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毙那楹玫臅r候,我常常會搖頭晃腦地朗誦蘇軾的這首《飲湖上初晴后雨》,它每次都把我?guī)У搅嗣利惾绠嫷奈骱?/p>
一天,詩人蘇軾正和他的朋友在西湖飲酒、聊天。這天,天氣十分晴朗,陽光均勻地灑在西湖這面巨大的鏡子上,像打開了一盞七彩的聚光燈,在微波蕩漾的水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顏色變幻無常,美輪美奐。詩人看得呆了。這時,天色突然陰了下來,太陽害羞地躲進了云層,“嘀嗒嘀嗒”,天空中飄下了小雨,西湖這位美麗的姑娘一下子就被蒙上了一層薄紗,她那美麗的面孔變得愈發(fā)撲朔迷離,展現出近乎奇幻的風韻。詩人被西湖的美麗迷住了,開口便吟出了這首流傳千年的絕世佳作。是呀,西湖這位美麗的西施,輕薄的雨霧是她樸素的淡妝,奇幻的水光則是她華麗的濃妝。雖然兩種風韻各不相同,但在西施身上,無論哪種都是美麗的。
在茫茫詩海中,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句不盡其數。在不同的詩人筆下,西湖也展現出了不同的風姿,可我最喜歡的還是這首《飲湖上初晴后雨》。在詩人絕妙的措辭、比喻中,我不僅看到了西湖之美,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就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那樣,任何一個事物,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你都能發(fā)現它的獨特之美。詩人正是抓住了這個道理,展現給了我們一個風韻萬千的西湖,一個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
六年級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精選篇7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蘇軾的《水調歌頭》,蘇軾是唐代八大家之一。他寫的詩都是十分出名的,如有《后赤壁賦》、《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等……
我喜歡這首詩無非是它可以唱而且好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痹谖疫€沒學這首詩時我還以為是一首歌呢,因為我在第一次接觸這首詩時是聽到的。那個詞的優(yōu)美加上柔和的女聲十分動聽。但現在我要加一條喜歡的理由——他表達了蘇軾對人們的美好祝愿。
現在我已學習了這首詩所以對這首更加了解,知道了這本來是一首詩,后來是被別人加上了去變成了一首歌。這首詩是蘇軾熙寧九年的中秋節(jié)懷念自己的弟弟蘇澈寫的。這首詩分為上下兩闕,上闕寫的是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闕寫的是作者望月懷人、曠達樂觀,表達了對人們的美好祝愿。作者以積極的親情緒看待人生,人雖有悲傷、離別,但也有歡樂、團聚。約雖有陰、缺,但也有晴、圓。這都是常理,不必要傷感。人身不求長聚,只要兩心相照在同一輪圓月下。未嘗是一個美好的境界。詩人從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籍,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學完這首詩,讓我更加喜愛這首詩,所以我總是樂此不疲地哼唱這首詩,也是一首歌。這首歌就像為那些遠在他方的親人,讓他們不必在圓月下傷感,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看待人生,就算大家相隔萬里不了能相聚,但心心相印在同一輪圓月下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享受人生豈不很快樂?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笔前?!只古以來這種事就難以周全,但還是要祝愿天下的人都能夠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