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六年級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六年級(篇1)
古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們語言簡短,但其中表達的意思往往不止一種,它們可以勝過現(xiàn)在的寫作方式,它和漢字一樣博大精深。
我最喜歡的詩是被譽為詩仙的唐代詩人——李白寫的《贈汪倫》。這首詩雖然被每一個人熟知,但這首詩起源于一段鮮為人知的友情故事。
李白在唐代時就被世人熟知,他也是當時人們的偶像,他喜歡喝酒和觀賞美景當然也有很多人知道。汪倫就是一個崇拜李白的人,很想請李白來做客,可他自己住地方又沒好風景,還沒好酒家,他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一個辦法。他給李白寫的信是這樣說的:我這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快來游玩。李白也沒見過這么好的地方,當然是要來體驗體驗的。但到了汪倫的住處之后才知道,十里桃花就是在一個叫十里嶺的地方有個破園子,里面有幾株桃花。所謂的萬家酒店,就是一個姓萬的老板開了家破酒家。地方是差了點,但不影響汪倫對李白的熱情。李白和汪倫在這幾天的相處中,成為了朋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歸去的那一天,李白萬分不舍,在離開的途中,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
汪倫請來李白的方式有些“不正當”,但汪倫對李白的情意是很多人都比不過的。在現(xiàn)在,交朋友也要像汪倫那樣,學習他對朋友的情意,這樣才能交到真心對待自己,能互幫互助的好朋友。
這首詩的寫作風格十分獨特,雖是送別的詩,但沒那么傷感,以景來承托汪倫對自己的深情。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但表現(xiàn)出桃花潭的深,還側面表現(xiàn)出汪倫對李白的情更深。
一首情意與文采并存的詩,是我最喜歡的詩。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六年級(篇2)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是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蟬娟”。這首詩叫做[水調(diào)歌頭],它雖然沒有豪志的詩句,但卻蘊涵著耐人尋味的遐想。這就是它的點精之處。也正是我之喜歡它的`原因它沒有我最喜歡的一句,只是我都喜歡罷了。
每次讀這首詩時,我都忘不了它的“照”“眠”“圓”“難”這幾個字眼,都引起我深深的回憶。李白當年也不是舉著酒杯,望著明月,思家思親的痛苦也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當我讀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把作者從對月亮的埋怨,責怪月亮故意捉弄人,實質(zhì)是借月來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中秋佳節(jié),明月是那么的圓,我望著明月。把我的思念與祝福托付給明月帶我傳向遠方的父母,如此之看,明月并不是沒有優(yōu)點,“何事常向別時圓”,敘述了為什么偏人們分離時圓呢?人們?。∧銈冎辉谕纯?,分離悲痛的心情下看到了明月圓,就對月亮埋怨,又根本只看到了明月的表面,“別時圓”也許是明月對下次團聚做預告呢?如果“別時圓”是人們分離時看到的景色,把分別的痛苦毫不會的算在了無辜的明月身上,讓明月背負一個不雅的名稱,如果離別時,明月是缺陰,那么人們豈不是說明月不近人情,我痛苦,“你”干嘛是缺一半,不就是在嘲笑我離別家人,孤身一人呢!無論在么樣的環(huán)鏡下,人們都會責怪明月,明月不是很委屈!很無奈嗎?離別并不是痛苦,離別也許是在預示著下次的團聚呢!把所有在心中的郁結拋開,把心胸開闊的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開啟,用另一個方位去看待一件事物,必將有所啟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六年級(篇3)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贝蠼瓭L滾向東流去,匆匆?guī)浊?,淘盡了多少浪蕩風流之人,多少瀟灑戰(zhàn)場之事,又負了多少胸懷壯志之人。
我喜歡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喜歡赤壁之戰(zhàn)周公瑾的英姿雄健,臨危不懼;喜歡懸崖入云猛浪激岸的如畫江山;喜歡蘇軾的懷古之念。
蘇軾所言之周瑜,可謂吾之男神,颯爽英姿,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執(zhí)羽扇,頭著綸巾,從容瀟灑,說笑閑談之間,無半點焦急憂慮,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般。見他神情從容勝券在握,只覺他的一生從容淡定擊敗八十萬大軍定是完美無憾的。在我看來,周瑜之志已至,可那句“既生瑜何生亮”也確實驚煞旁人。
反觀蘇軾,也該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就像他自己所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蘇軾回味赤壁周瑜之成功,轉(zhuǎn)念一想自己,這么多年壯志未酬,竟以落得“早生華發(fā)”之果。看過周瑜的一生再論蘇軾的一生顯得平淡無奇、廖無作為了。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比松缤粓鲭鼥V的夢,虛無縹緲,流連忘返,舉起酒杯祭奠這萬古的明月。歲月流逝,未來得及大展宏圖便要垂垂暮老。江山如畫多少豪杰,稱霸一時最終至死也未能成就志向。忽而想起曹操,屹立一方終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之言,只得感嘆歲月易逝來不及罷了。
所有人都猝不及防,被歲月白了雙翼?p生了皺紋,直到茍延殘喘才憶起壯志未酬。
千古風流人物身名俱滅,但江山長在,當舉酒相酹。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六年級(篇4)
從我讀書以來,我們從小學到現(xiàn)在學過不計其數(shù)的古詩,但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莫過于服《憫農(nóng)》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當我讀到這句詩句時,腦袋里浮現(xiàn)這樣一個畫面:一個烈日當空的下午,農(nóng)民伯伯扛著各種農(nóng)具去田里干活,到了田里,他們先給稻子翻翻土,讓讓稻子更快更好的成長,然后用水壺給稻子澆澆水,讓他們得到充足的水分。半小時后,一個小時,農(nóng)民伯伯氣喘吁吁,頭上流下的汗打濕了衣服擦了又流,流了又擦有的汗還滴到土里真是辛苦啊!
《憫農(nóng)》的下半句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了下半句我的腦袋又浮現(xiàn)出了一個畫面:
到了中午一個饑腸轆轆的小孩,跑回家想到吃飯。媽媽端出了飯,他大口大口地吃著,感覺到了飯的甜蜜。片刻后碗里一粒不剩,吃的一干二凈,因為他知道米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我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他告訴我們:不可以浪費米飯,米飯也是來之不易的。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憫農(nóng)》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六年級(篇5)
古詩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它為中國歷史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在悠久的古詩史中,出現(xiàn)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如:李白、蘇軾、王安石。
我最喜歡的是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短短的兩句詩中就蘊藏了兩個道理。
不過,今天,我們先聊聊它的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蘇軾被貶后,與好友在途中一同游覽廬山。在參觀中途感慨萬千,寫下了此詩。
這首詩的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表面指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側看則峰巒起伏,從遠處和近處看廬山,所看到的感受又不同;實指觀察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一角,就下定論。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指只有置身“山”外才可知廬山的真面目,告訴我們一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在春秋時期,吳越爭霸時,就發(fā)生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故事。吳王夫差戰(zhàn)勝俘虜越王勾踐,而越王勾踐買通伯嚭,排擠伍子胥,獲得吳王夫差信任。這里在“廬山”中的人是吳王夫差,而置身“山”外的是伍子胥。而越王勾踐就是把看清大局的人除掉了,為“逃生”打下基礎,才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在生活中事例也隨處可尋,例如:當你在下棋時,經(jīng)常會在不小心的時候輸?shù)?;而如果你在旁邊觀看,局面就會看得一清二楚?!额}西林壁》這首詩告訴我們做事要小心謹慎,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特別喜歡蘇軾的這首充滿哲理的詩。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六年級(篇6)
我最喜歡《游子吟》這首詩,詩的作者是唐代的孟郊。詩的大意是:慈母飛針走線,趕制著遠行孩子的新衣。臨行時密縫的針線,寫下了母親的擔憂,不知孩子何時才能回來。孩子是一棵柔弱的小草,母親是春天和煦的陽光。小草在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又怎能報答陽光的深情。
詩中的母子將離別,母親為游子縫衣的場景表達母子真摯的骨肉深情。贊揚了一種普通而高尚的母愛,從而引起了我的喜愛。詩的前四句,作者抓住典型的“縫衣”細節(jié)進行白描,形象鮮明突出。最后兩句,以形象的比喻,寄托游子對慈母摯烈的深情,也反襯出慈母高大的形象。
從這首詩,我聯(lián)想到了我的母親。有一次,我出去玩,媽媽讓我十點之前回家,我玩得忘了時間,也沒有聽見媽媽喊我回家。我一直玩到十點半,看人越來越少,這才回去?;丶业穆飞?,老遠就看見媽媽在焦急的尋找什么。我走過去隨意地說:“媽,你也才回來?!眿寢尶匆娢?,有一點嗔怒地對我說:我早都回家了,看你不在家,就出來找你了,還以為你被人拐跑了呢?!蔽沂裁炊紱]有說,但是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田。
世界上最無私最溫暖的莫過于母愛了。當媽媽為你準備飯菜、縫制衣裳,為一家人默默奉獻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像詩人一樣,對她充滿了深深的愛戴和感激之情呢?母親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是無法報答完的,就像小草永遠也無法報答陽光的恩情。
每次吟起這首詩,每次就會情不自禁地去幫媽媽一把,哪怕就是刷刷碗……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六年級(篇7)
“又是九月九,重陽節(jié),難聚首,思鄉(xiāng)的人兒漂流在外頭?!薄毒旁戮诺木啤穬?yōu)美的旋律在空中飄蕩,不知道牽動了多少游子的羈旅之心,使我不覺吟起了我最喜歡的一首詩,這就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是作者17歲時寫的,詩的第一句中的“獨”“異”兩字,寫出了外鄉(xiāng)人孤獨寂寞的飄零感。佳節(jié)是親人團圓的日子,對流落外鄉(xiāng)的人來說,在節(jié)日懷念家鄉(xiāng)是十分自然的?!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一句,質(zhì)樸自然,卻包含了無限內(nèi)容,深得人們的喜愛,成了千古名句。
現(xiàn)在,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節(jié)”又稱為“老人節(jié)”,這是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提倡大家要尊老愛老,讓人們有個幸福的晚年。在這一點上,我媽媽為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她是一個尊老、愛老的人:每周六,她燒了許多好吃的菜,不管多少,都要給外公外婆送去,給他們品嘗;95歲的老太太生病住院了,媽媽每天吃完晚飯,就匆匆地去醫(yī)院看望老太太。我也是個像媽媽一樣的人:每次吃好東西前總要先分給外公、外婆一些,平常還給她(他)們分藥、捶背……
感謝古人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古詩,用最少的字句,描繪了最美、最真的意境,讓我們在一篇篇古詩中不僅得到許多知識,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