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幾月幾日是處暑節(jié)氣
2023-2031處暑時間表 | ||
2023年 | 8月23日 | 17:01:06 |
2024年 | 8月22日 | 22:54:48 |
2025年 | 8月23日 | 04:33:35 |
2026年 | 8月23日 | 10:18:31 |
2027年 | 8月23日 | 16:13:59 |
2028年 | 8月22日 | 22:00:35 |
2029年 | 8月23日 | 03:51:14 |
2030年 | 8月23日 | 09:36:00 |
2031年 | 8月23日 | 15:22:54 |
2023-2031處暑陽歷時間表 | ||
2023年 | 8月23日 | 星期三 |
2024年 | 8月22日 | 星期四 |
2025年 | 8月23日 | 星期六 |
2026年 | 8月23日 | 星期日 |
2027年 | 8月23日 | 星期一 |
2028年 | 8月22日 | 星期二 |
2029年 | 8月23日 | 星期四 |
2030年 | 8月23日 | 星期五 |
2031年 | 8月23日 | 星期六 |
2023-2031處暑農(nóng)歷時間表 | ||
2023年 | 8月23日 | 七月初八 |
2024年 | 8月22日 | 七月十九 |
2025年 | 8月23日 | 六月三十 |
2026年 | 8月23日 | 七月十一 |
2027年 | 8月23日 | 七月廿二 |
2028年 | 8月22日 | 七月初二 |
2029年 | 8月23日 | 七月十四 |
2030年 | 8月23日 | 七月廿五 |
2031年 | 8月23日 | 七月初六 |
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jié)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贝斯?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nóng)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暑將盡熱未止誰是處暑節(jié)氣“高溫王”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隨著太陽高度的降低,所帶來的熱力隨之減弱,炎熱的酷暑已漸消退。對于北方來說,處暑期間氣溫下降,秋爽可謂立竿見影,高溫幾乎不見蹤影;對于南方來說,此時高溫最盛階段已過,但余威尚存,華東、華南、西南部分地區(qū)真正的涼爽還未開啟,“秋老虎”不時反撲。
華南地區(qū)的福州、南寧、廣州分別獲二三四位,每年處暑期間平均會有3、4天高溫出現(xiàn)。即使沒有達到35℃高溫線,氣溫在30℃至34℃之間,加上濕度大,桑拿天不時來擾,讓人感覺依然是暑熱難耐。
此外,上榜的還有長江中下游的杭州、南昌、長沙、武漢、上海、合肥,每年處暑期間平均都有2天左右高溫現(xiàn)身。雖然還是暑氣未散,但與盛夏時節(jié)持續(xù)酷熱相比,高溫的勢頭已經(jīng)開始放緩了。
雖然處暑期間秋季面積擴展,夏季領(lǐng)地縮小,但此時夏季依然牢牢掌控著我國人口最稠密區(qū)域,所以“處暑暑未盡”依然是很多人對處暑的印象。
2023處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1、鴨子
南京人傳統(tǒng)的飲食習(xí)俗是在“處暑”時節(jié)吃鴨子。鴨子,特別是南京江寧湖熟地區(qū)的麻鴨最為搶手,據(jù)悉,那里的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如果沒有空,老南京人都會去熟食店買半只鴨子回家;有空的人都會在家燉上“蘿卜老鴨煲”或做“紅燒鴨塊”送給鄰居,這就是俗語中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杭州人習(xí)慣將鴨子分為老鴨兒、嫩鴨兒、呆大鴨兒,就營養(yǎng)來說,老鴨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對口味和營養(yǎng)都會好一點,適合煲湯解暑氣,而肉鴨則多用來做烤鴨、醬鴨等。對如何辨別老鴨和嫩鴨,這里有一個小竅門:老鴨一般毛長得比較齊,嘴和腳掌比較硬,顏色發(fā)黃、發(fā)黑,摸上去骨頭比較硬。另外,同樣的個頭,老鴨比嫩鴨分量重。
2、龍眼
“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jié)束了。老福州“處暑”之后不再喝涼茶,而多吃些“補氣”、“補血”的東西,老福州習(xí)慣吃龍眼,龍眼剝殼后泡稀飯吃。
處暑過后要進入秋天,中醫(yī)上有“補秋”的說法,所以少喝涼茶、多吃龍眼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講究“補氣”、“補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同時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yǎng)氣的作用,在這個節(jié)氣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療不用太過刻板,并沒有規(guī)定這個節(jié)氣一定要吃龍眼泡稀飯,很多人平時也可以這樣食用,是有益的。
3、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處暑吃的另一種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簡單,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味道清甜,既可補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
糯米有養(yǎng)陰的功效,秋季可以適當(dāng)喝點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jīng),能夠補養(yǎng)人體正氣,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會周身發(fā)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秋季適當(dāng)吃點糯米類食物,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4、涼茶
處暑煎藥茶的習(xí)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dāng)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xí)慣,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在處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麥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熱,還能養(yǎng)陰;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貝泡水飲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養(yǎng)肺的作用,也適合氣虛的人士。不過,處暑時節(jié)應(yīng)少喝涼茶,因為此時的暑熱并不嚴重,而涼茶過度苦寒,易傷脾胃,同時也對肺和腎無益。
5、酸梅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qū)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制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涼后,裝進木制有蓋的冰桶中,使其溫度降低。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烏梅中的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勞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zhì)。所以處暑節(jié)氣喝酸梅湯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讓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fù)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時,喝酸梅湯還能幫助體內(nèi)酸堿值達到平衡。
處暑后養(yǎng)生最主要的就是養(yǎng)肺,而銀耳、山藥、白蘿卜、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議多食,少吃一些辛辣食品。
天氣什么時候才能真正涼爽呢
俗話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處暑以后依然炎熱,每天需用一盆冷水洗澡,待洗過十八盆后,節(jié)氣已至白露,秋涼漸起。不過,處暑時節(jié)的天氣一般中午比較炎熱,早晚會涼爽起來,再加上時不時來上一兩場雨,正是“一場秋雨一場涼”。
唐人白居易說:“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fēng)起”,宋人蘇泂也說:“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边@沁人的“新涼”所帶來的神清氣爽,是其他任何季節(jié)都不會有的。
處暑時節(jié)也是農(nóng)作物收獲的時刻。處暑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nóng)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一言以蔽之,這是五谷豐登的時節(jié)。
在2023處暑期間的養(yǎng)生小知識
首先,避免過早添加衣物,體溫在秋天不宜過高,以利于收斂陽氣,溫度過高容易吸收寒氣,不利于身體溫度的平衡,但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其次,多開窗少開空。處暑時節(jié),若白天溫度不高則建議不開空調(diào),要盡量多開窗使空氣流動,同時也可以種一些綠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