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味道為題的熱點作文
百年佳釀出窖必有釅香,數(shù)米之內皆得其醇厚,喜酒之人聞之足不能移。百年之沉積尚如此,更何況中華五千年時光浩浩湯湯,風物情長,皆有味道。
中國的味道是西湖煙柳深處綿延的一段蘇堤,是拙政園樓臺林立中的一方閑亭,是吳儂軟語詩酒年華的煙雨江南,是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駝鈴古道。雖說各國都有山水建筑,但是中國的江山景色卻又有不同。就像威尼斯同樣擁有著古城水道,人們搖櫓而行時可以看到水中倒映的城,但是我卻從不會將它與江南弄混。江南總有著一種水墨的風致,色簡卻濃淡適宜,清淡卻意蘊悠長,仿若于沸水中緩緩舒展的茶,清雅寂靜,香氣可繞梁。中國的味道就在中國的山水風光里,像雁蕩山的風潤而輕,五臺山的風潮而尖,張家界的山滯而綿,雖同為山卻各有味道,細想之下便能分辨。山猶如此,其他自不必說,而正是它們各自獨特的味道匯聚而成中國的味道。
中國的味道是筆走龍蛇如松濤龍吟的墨跡,是試把金觥浮生一醉休的唱詞,是渭城朝雨淋濕的一株柳,是夜半鐘聲驚醒的一輪月。楚辭漢賦,建安風骨,唐詩宋詞,明清小品,無數(shù)中華經(jīng)典,數(shù)不勝數(shù),書法繪畫,亦各著風流。而這些都反映了中國文人的心性,而中國味道同樣寓藏于他們身上。當胡馬侵略金甌不全,有武藝加身者會挺身而出,執(zhí)劍殺敵,“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有品階官級者會忠心進諫,力挽狂瀾,碧血丹心盡予社稷。哪怕僅余殘山剩水或是江山輿圖換稿,他們仍舊會堅持義節(jié),不事二主,鐵骨錚錚。鐵骨之外,中國文人們亦有柔情,花橋月夜云動影來,紅袖添香日暮修竹,都可成為他們吟詠或描繪的對象,靈心善感可見一斑。這是中國文人的心性,而中國的味道正是寓于人而流萬古。
中國的味道是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儒學,是逍遙自在無為而治的道家,是君子庭中蒼翠勁拔的竹,是隱士屋下悠然寧靜的菊。辜鴻銘在《中國人的精神》中曾說:“真正的中國人具有溫和平靜、穩(wěn)重節(jié)制、從容練達的內在品質,而且富有同情心?!闭\然,中國的味道應是從容久遠的,擺脫了車馬喧囂,所行之處清風徐來。如同外柔內剛的太極和調和陰陽的中醫(yī),“中庸”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凡事過猶不及,而禍福天數(shù)不可強求。因而古人有“用舍行藏”,一如詩佛王維,位居人臣曾至右丞,而又參禪悟道領悟人生大境界,一入世一出世,兩者之間轉換自然,雖經(jīng)世事浮沉但心卻愈淡靜練達,正是無數(shù)先賢追求的人生與境界。中國的味道因中國的哲理思想處世學說而深邃恒久,使人久而聞其香,香亦在骨子里。
中國的味道在江山風光的別具一格,在筆墨風雅的文人性格,在經(jīng)世流傳的哲學思想。它經(jīng)時光之水,行萬里無涯,流傳至今,芳華百代。隨著開放交流,“洋味”進入中國,雖其勢頭正盛,但中國的味道仍以它一貫的姿態(tài)緩緩流淌,在新時代里綻放著新的光芒。愿我們都能閉目清心,一嗅中國的味道,并永志在心,守護其流長。
以中國味道為題的熱點作文篇2
火辣辣的豆腐,香噴噴的烤鴨,白嫩嫩的清蒸魚,這些菜集齊了當?shù)匕傩盏闹腔叟c心血。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飲食。
我國飲食主要分為八大菜系:川、粵、蘇、湘、閩、徽、浙、魯。這八大菜系聞名中外吸引眾多外國人前來我國品嘗。
上面有八大菜系就讓我來介紹八種之一的川菜,川菜在秦末漢初就初具規(guī)模。唐宋時發(fā)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氣。正宗的川菜以四川成都,重慶兩地的菜肴為代表。重視選料,講究規(guī)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鮮艷協(xié)調。其特點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注重調味,離不開三椒(即辣椒、胡椒及花椒)和鮮姜。烹調方法擅長于燒、烤、干焗、蒸。以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礎上。我來介紹聞名中外“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按名來解首先的就是麻辣然后就是豆腐了。麻婆豆腐是這么做的。首先選一塊上好的嫩滑豆腐。把豆腐用熱水浸泡過的刀把豆腐切成數(shù)塊。同時要用砂鍋煮沸騰水然后倒入油,接著把豆腐入水,倒入耗油和醬油放在豆腐四周,最后蓋上鍋蓋讓味道漸漸入味。幾分鐘后香飄十里,打開鍋蓋看見豆腐在鍋中翩翩起舞,看那紅里透白的表面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了。還差一把鹽、三椒、鮮姜。時間如蝸牛一般慢,在那里爬呀爬呀。鍋里透出陣陣誘人的麻辣香味,問到者肚子無不抗議的。在饑餓和香味的雙重折磨下時間終于到了,我關掉火揭開鍋蓋空氣中的麻辣味頓時爆滿到極點,這時鍋里的豆腐如火精靈一般在巖漿中玩耍。吃一口下去一陣辣感頓時到心里,接著的是豆腐的絲絲甜味不斷涌出,然后在口中化掉。這樣的豆腐是多么的誘人,多么的好吃,多么的香。
上面是川菜,接下來就是我們的本地菜——粵菜。我們的粵菜最早可追隨的西漢時期,我們粵菜與川菜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粵菜講究鮮、嫩、爽、滑,烹調擅長;煎、炸、燉、繪、焗。
我介紹特色菜之一的“鹽火焗雞”。首先準備的是粗鹽和一只大小合適的雞和一張去油紙。先把鹽鋪滿鍋,再把雞包裹在紙中,往紙里撒上一把鹽,再把一把鹽撒入雞的內部。一是為了去腥味。二是為了把味道融入骨頭和肉里。在中間挖個洞吧把裹起的雞放進去。放在爐上焗一個小時方才入味。等待是漫長的……廚房開始出香味了,我知道大功告成了我三七二十一地沖到鍋前。輕輕揭開鍋蓋,只見白皚皚的鹽已變成黃澄澄的一片了,把雞拿出來有這鹽裹著,讓人好不會產(chǎn)生遐想!輕輕把鹽撥開抱出雞,再把紙撕開??匆娏死锩嬲T人的金黃色讓人不禁食欲大開。扯下一只雞腿咬一口,??!真好吃,雞肉里有淡淡的鹽香愛不釋手。咔,不小心咬到了骨頭。嗯?想象中的腥味并沒有出現(xiàn)取之而代的是香味,把骨頭都吃盡了。這樣的雞是多么好吃!多么香!多么美味!
這種美味的食物是我們的美食,它影響了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這菜是我們廣東等地方人們的智慧,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無論我們去到哪里,都不會忘了我們的家鄉(xiāng)菜,忘了家鄉(xiāng)的味道!
以中國味道為題的熱點作文篇3
走在街上,用鼻子嗅嗅,你會聞到吉祥和幸福的味道。也就是今年的味道。
新的一年已經(jīng)到來,所以新年的氣息已經(jīng)正式在街上飄散。今年的中國新年很早,所以我們也很早就嘗到了一年的滋味。家家戶戶都貼了春聯(lián)。他們都是那么富有詩意:“春樹千樹繁茂,雨水滋潤萬物花開”,“鞭炮聲初春,桃色風韻處處新歲”,人們不僅貼出了春聯(lián),還貼出了“福”字來祝福每一個家庭。嗯,我能從春聯(lián)上聞到新年的味道。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各種煙火和鞭炮奏出了一首沒有歌詞的歌謠,帶著歌謠中的年份氣息,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了上來。煙花爆炸了,鞭炮爆炸了,在天上,在地上?!班枥锱纠?,噼里啪啦”炸開了人們的快樂和幸福。嗯,我能聞到煙火里傳來的年的味道!
新的一年已經(jīng)到來,手機正忙著。他接收短信,發(fā)送短信,打電話。每次你收到祝福,你的心都會感到很溫暖。每次你送祝福和做“拇指運動”,你的心都會感到非常快樂。嗯,我能從短信里聞到年的味道。
超市和食品市場擠滿了人。人們爭相購買新年商品。我想過快樂的一年。那些買了好年貨的人會微笑,而那些沒有買的人會沮喪。嗯,我能聞到新年商品散發(fā)出的新年氣息!
街道和小巷充滿了新年的歡樂。每個家庭都沉浸在濃濃的新年氣息中。元旦,新年的氣息飄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發(fā)完祝福短信,貼上春聯(lián),帶著新年用品,我看著火花滿天。我的耳朵里不斷響起鞭炮的聲音。新年的氣息越來越“肆無忌憚”地釋放出來.
以中國味道為題的熱點作文篇4
春節(jié)前往往是繁雜,喧鬧的。倘若此時的你身臨在大山深處的鄂西南土家古寨中,聞流水潺潺,品鳥語花香,你或許會忘掉時鐘滴答,深深沉醉其間。
南方的冬天是不大下雪的,但這神圣的古寨卻偷偷摸摸的披上了這銀白的外衣。這漫天紛紛揚揚的雪花,像鵝毛,像柳絮,像棉團,悄無聲息地飛舞著。踏一條幽徑,尋一處芳香。在這兒,你永遠也不用擔心迷路,紅玉蘭為你指路,杜鵑花扮靚山崗,就連路邊一叢不知名的野花,也能叩動你的心房。
到了這兒,可不能錯過殺年豬吃抬格子。看,那幾個身材魁梧的大漢,頭戴白巾帕,身穿對襟衣,腳蹬白底鞋,架著一頭幾百斤的大肥豬,只見為首的殺豬佬手中的殺豬刀捅進了豬的咽喉,這只可憐的豬便開始了發(fā)瘋般的嚎叫,沙啞而又驚悚。隨著殺豬佬手中的刀從豬脖子里拔出,豬脖子里的血便飛速地迸了出來,源源不斷地注入了豬頭下的大盆里。這血可不能浪費,新鮮的豬血色澤鮮艷,有一股特有的甜腥味。這時,灶屋里等待已久的人們便會迅速跑出來,把這一盆沉重的豬血抬進灶屋里加工,制成香糯爽滑的豬血糕,給那些勞累了的男人們送去,增強體力。
這剩下的功夫,可就要交給廚藝高超的土家姑娘了。她們頭戴青絲帕,身著滾邊裙,腳穿繡花鞋,熱火朝天地在廚房里忙活著。將剛殺好的鮮豬肉、老南瓜、蘿卜、土豆等拌以玉米面用大蒸籠蒸熟。隨著沁人的肉香透過蒸籠,鉆進了我們的鼻孔,繚繞著我們的心尖,那就可以進行“抬格子”的步驟了。只見幾個彪形大漢把這個大“格子”用力“抬”起來,唱著淳樸的山歌,從廚房“抬”到餐桌上,供大家食用。再上來咱們土家族特有的“十碗八扣”,酌上我們土法秘釀的“包谷燒”,一頓正宗的土家大餐就準備開動了。
吃飽喝足,漫步在這詩情畫意之中,觸摸濃濃山鄉(xiāng)情,感悟巴土獵獵風,心有所動,魂有所依……
以中國味道為題的熱點作文篇5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啊出門購物的爸爸人還沒進門,歌聲就飄了進來,奶奶和媽媽正在廚房忙碌著,看京戲的爺爺也關了電視機說:買可樂了嗎?給思思做雞翅用明天我就要上中學了,家人們正在張羅一桌像樣的飯菜為我祝賀。
爺爺又坐在電視機前看他的京戲了。爺爺是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我呀呀學語時,爺爺就教我人之初,性本善泛愛眾,而親仁,我再大一點兒,爺爺就教我誦唐詩背宋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怒發(fā)沖冠,憑欄處奶聲奶氣地背誦常常引來長輩們的夸贊。上小學時,爺爺就引領我讀四大名著,黛玉的葬花詞我背著背著眼睛就濕潤了,我對不會武功的宋江做水泊梁山的統(tǒng)領總是心生疑問,爺爺告訴我,宋江做人做到了極致,當時我似懂非懂。我多么感謝我的爺爺,在我的心田里播下了經(jīng)典的種子。
透過玻璃看見奶奶正在面板上包餃子,奶奶包的餃子,中間彎、兩頭尖,活脫脫的一個大元寶。奶奶總是笑瞇瞇地說:這樣的餃子吃了福氣多,財運多。奶奶最大的愛好就是看爺爺和爸爸下象棋,每次他們下棋,奶奶就會煮上一壺茶端上來。一會兒看看爺爺,一會兒看看爸爸,一會兒看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滿眼滿心的笑意。奶奶愛看棋,其實她不懂棋。
飯菜好豐盛啊,有一種過年的味道。飯后,媽媽照例煮了一鍋洗腳水,爺爺、奶奶開始泡腳,奶奶的腰不好,每次都是媽媽幫著她洗腳。記得小時候我問奶奶,媽媽幫你洗腳,那誰給媽媽洗呢?奶奶指著我的頭說:當然是你這個小不點兒了。然后我就端一盆洗腳水,搖搖晃晃地走來,我用手指撓媽媽的腳趾丫,媽媽咯咯笑,我也咯咯笑,奶奶也咯咯笑今天我給媽媽洗腳卻異常的溫柔。
爺爺和爸爸又開始對弈了,我這個候補隊員也躍躍欲試,奶奶又端來一壺茶水。
我們家的中國味,在爺爺?shù)奶圃娝卧~里,在奶奶的餃子里,在媽媽燒的洗腳水里,在爸爸的歌聲里,在北方,在寒冷的冬天里,透露出濃濃的春意。
以中國味道為題的熱點作文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jié)將至,我坐窗前靜品《中國味》一書,總會有一陣細微的喜悅和淺淺的愁緒涌過心頭。
這本書,用清新自然的筆調,攜我們乘上文化的“沖鋒舟”,去領略各式各樣的中國節(jié)日傳統(tǒng)習俗:春節(jié),要掃塵,貼門神,吃餃子,守歲;元宵節(jié),要猜燈謎,看花燈;中秋節(jié),要賞月,品月餅……這些點點滴滴的節(jié)日風情,共同組成了我們中國頗具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
今天,已是年二十八,按照我們家鄉(xiāng)的年俗,這一天是要做“籺”吃的.,一大早,我們家便會傳出奶奶做“籺”發(fā)出的“當當……”聲?!盎t”是一種類似糯米糍的食品,做這“籺”并不簡單。首先用精磨的糯米粉搓好皮,接著放入香味撲鼻的餡料,再放在木模具定型后,一番敲打使其脫落,貼上洗凈的樹葉,最后點上紅印,一個個造型精美的“籺”便呈現(xiàn)眼前。煮好后,迫不急待地咬上一口,一陣香濃的蝦仁味便久久回蕩在嘴角。奶奶則在一旁笑吟吟地看著我,只言:“慢點吃,別燙著。”
在奶奶眼角的魚尾紋里,在她那早已被歲月染白的銀絲里,我仿佛看見了傳統(tǒng)習俗那長長的腳印。這習俗,實際上是蘊藏著中國人對苦難往事的紀念,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拿我們家年年都做的“籺”來說吧,單靠奶奶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在短時間里做好100個“籺”的。每到這天,我們家就來個家庭總動員,媽媽早早洗好樹葉,我?guī)兔Υ旰妹嫫?,爸爸洗刷好鍋爐,爺爺準備好紅紙水,最后只等奶奶大展身手。一整天里,空氣中都彌漫著喜慶的氣息。在濃濃的年味里,我領悟到了什么叫團結,什么叫和睦,什么叫愛!傳統(tǒng)節(jié)日,拉近了親人間的距離,安撫了思鄉(xiāng)的愁緒,實現(xiàn)了團圓的企盼。年復一年,循環(huán)往復,愛的種子,便在此生根發(fā)芽。
合上書扉,腦海里還感受著中國習俗的多姿多彩,嘴邊還回味著香濃的“籺”餅香,眼前搖曳著嶄新的中國結,靈魂卻已沉浸在那充滿喜悅的年俗里……
以中國味道為題的熱點作文篇7
很多人認為,現(xiàn)在中國在時代的潮流中選擇了融合,而將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拋之腦后,在國際的大交匯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優(yōu)秀精粹。例如韓國的端午祭就是國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現(xiàn),隨之而來的是質疑:作為中國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春節(jié),是否也在漸行漸遠呢?
在我這邊,農(nóng)歷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戶就將自己的門楣裝扮的紅紅火火,爭相邀請別人家來自家吃分歲酒,象征著去年與今年的分界,也意味著新的一年將攜手度過。到處都是一股過年的喜樂融融。大年三十,則要貼春聯(lián),撕下去年的,讓今年遒勁的筆力來相伴一個春秋。漿糊,刷子的揮舞間,這家人的精氣神就得了完全的體現(xiàn)。晚上一家人團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靜候著倒數(shù)的到來。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樂,驚嘆于鬼斧神工,這一天就歡快的流逝過去了。正月初二初三還是吃酒,不過改了個名兒,叫正月酒。紅包該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間,孩子的臉上洋溢著歡樂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強行拉去劃龍船。這可不同于端午的龍船,而是更偏向于裝飾龍的一種。一長條扁木上固定著各種各樣的木刻人物,大多來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義,形態(tài)神色栩栩如生。那一個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木雕,飛揚的長髯,緊迫的神色,都仿佛讓人身臨其境感受三國亂世。過不多時,龍船開動了,主要由龍頭賣力,我在21號位只用象征性的提著就行了。話雖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細雨下走路也是很難的事。間或著龍船被領跑了起來,后面跟著龍身,每個位置上掛著的鈴鐺叮叮作響,好不壯觀!每經(jīng)過一家門前,那家人都會出來放鞭炮慶祝,并燃起一堆稻稈,名為“踏紅”,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紅火。講究點的人家還會撒些糯米以示對劃龍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龍船還得停上一會祭祀祖先。虔誠的進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來年。當隊伍重新整裝待發(fā),還要再劃一會兒龍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著專門的先生出來,陳列按順序的每一戶人家的功績(當然事先付過錢的),對龍船一拜再拜,對祖宗祈福。
中國的年味難道真的越來越淡了嗎?我不這么認為。試看這邊的龍船,春節(jié)、過年,這些與中華民族緊密聯(lián)系的字眼兒,永遠鑲嵌在每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