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1)
唐菊興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國家機關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獎勵和榮譽。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唐菊興研究員長年堅持奮斗在高寒高海拔的西藏高原,為我國的大宗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邊疆地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穩(wěn)定做出了杰出貢獻,生動體現(xiàn)了成理人“不甘人后、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他針對西藏高原大陸碰撞帶能否形成以及如何發(fā)現(xiàn)特大型銅礦床這一重大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帶領研究團隊克服重重困難,開展了艱苦卓絕的科技攻關。
從藏東到藏西,從藏南到藏北,歷時三十余年,長期堅守在西藏高海拔野外一線,與國家重要礦業(yè)企業(yè)及地勘隊伍建立了深度產學研合作模式,在以銅金等關鍵礦產資源的找礦理論和勘查方法方面取得系統(tǒng)性成果和找礦重大突破,主持或主要參與發(fā)現(xiàn)和系統(tǒng)評價了多個超大型—大型銅金礦床,改變了我國銅資源的分布格局,保障了我國銅礦資源基地建設及銅礦資源的穩(wěn)定供應。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2)
當唐菊興了解到,西藏地質礦產勘探開發(fā)局曾對岡底斯成礦帶在上世紀90年代就進行過初步普查,但成礦類型不明晰,采礦沒能取得實質性突破。唐菊興即帶領團隊,在實驗室開展全球礦藏對比研究。其結果顯示,岡底斯地區(qū)應該會發(fā)育大規(guī)模特提斯洋俯沖成礦。
于是,他帶領團隊與西藏地勘局一起,一次又一次爬上空氣稀薄的高海拔地區(qū)勘察取樣。經分析,他們在青藏高原發(fā)現(xiàn)了青藏高原地質成礦的新特征,從而確定了岡底斯地區(qū)為島弧型斑巖銅(金銀)礦床。
他及其團隊在前人海底噴流成礦理論基礎上提出,甲瑪銅多金屬礦床屬于斑巖-矽卡巖成礦作用形成的超大型礦床,且由此建立了推滑覆構造控巖控礦模型。
為了驗證其理論的正確性,2006年,唐菊興帶領團隊在青藏高原開鉆。
在鉆探施工過程中,按地質界慣例,一般鉆孔達300或400米時未能見礦,就不再繼續(xù)深鉆。但在這次勘察鉆探中,唐菊興卻不想停留在300-400米處。他似乎有某種預感,推測甲瑪山體上的角巖型礦體下面有矽卡巖型和斑巖型礦體。當鉆頭深入到地下500米時,他和團隊成員果然發(fā)現(xiàn)了厚度達200多米的銅礦體。就這樣,一個世界級多金屬大礦藏的面紗被他們掀開了。
除此之外,20余年來,唐菊興帶領的團隊還創(chuàng)新了諸多找礦新理論。他們建立了的完整的岡底斯成礦帶礦床成礦系列,發(fā)現(xiàn)了班公湖-怒江成礦帶斑巖-高硫化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類型,建立其成礦模式和勘查模型,開辟了班-怒帶找礦新方向。
隨著新的理論和成礦新模型的建立,唐菊興帶領團隊于2010年在甲瑪銅山上發(fā)現(xiàn)了另一處銅礦體,到2013年,甲瑪?shù)V區(qū)新增的銅幾乎是原來15年提交量的14倍。
唐菊興同
唐菊興同志自1984年工作以來,愛崗敬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竭誠奉獻。多年來,堅持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高寒山區(qū)、生命禁區(qū),開展野外地質工作每年大于100天,主持勘查評價或參與發(fā)現(xiàn)多個大型-超大型礦床,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次(2011),獲部一等獎二次(2009、2011),省、部級科技獎二等獎(2003,2004)二次;獲中國地質學會十大找礦進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獲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3次。
201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fā)和培養(yǎng)計劃、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計劃。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13年獲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2014年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榮譽稱號。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3)
2003年至今,唐菊興主持勘查評價雄村超大型銅金礦,提出岡底斯成礦帶存在島弧型斑巖銅金礦。
截止到2013年12月,雄村銅金礦完成施工鉆孔201個,鉆探進尺63233.92米,238萬噸,伴生資源量202.7噸,伴生銀資源量1041.9噸(國土資儲備字[2013]101號,中礦聯(lián)儲評字[2013]39號)。雄村式銅金礦是岡底斯成礦帶發(fā)現(xiàn)的新的礦床類型,為在岡底斯成礦帶尋找島弧型斑巖銅金礦指明了新的找礦方向,在雄村銅金礦外圍發(fā)現(xiàn)了雄村III號銅金礦等多個礦體。
踐行找礦突破新機制,服務于礦業(yè)企業(yè)大型-超大型礦的勘探,取得顯著成效。
踐行“公益先行,商業(yè)跟進,基金銜接,整裝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礦新機制,及“采、學、研、用”四結合的勘查模式,在“358找礦突破行動”中勇挑重擔,勇于創(chuàng)新。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和技術服務團隊,為中鋁資源在多龍礦集區(qū)鐵格隆南(榮那礦段)的找礦突破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撐,厘定了礦床類型,認為該礦床是我國大陸第二例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床,也是西藏首次發(fā)現(xiàn)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通過2013—2014年二年的勘查評價,求獲銅金屬量大于850萬噸(332+333),平均品位大于0.5%,目前該礦是我國最大的單個銅(金)礦床。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4)
唐菊興參與西藏巨龍礦業(yè)的西藏墨竹工卡縣驅龍銅多金屬礦床的勘探工作(勘探報告排第四)(2006~2008年1月),提交銅金屬資源量718.8萬噸,伴生鉬金屬資源量35.6萬噸、銀金屬資源量4221噸(獲2011年國土資源科技獎一等獎)。
主持西藏阿里尕爾窮大型銅金礦的勘查,查明矽卡巖型銅金礦的形態(tài)產狀和規(guī)模,求獲金資源量20余噸,銅資源量9萬噸(或2012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進展)。
唐菊興同志各方面表現(xiàn)突出,為緩解我國資源瓶頸,竭誠奉獻,勇做表率,勇挑重擔,時時起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被中國地調局評為“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黨員”,被國土部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tǒng)‘十一五’援藏工作先進個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chuàng)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5)
唐菊興,漢族,1964年9月出生,浙江嘉興人,中共黨員。1984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3年12月至今,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二級研究員,2019年7月至今,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2022年11月至今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副總地質師。
唐菊興研究員自2014年12月至今任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5年12月至今任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勘查專業(yè)委員會委員,2020年12月至今任《礦床地質》編委會副主編,2017年11月至今任《地球學報》編委會副主編。
唐菊興研究員是全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102個重大工程之一)銅礦找礦首席科學家。銅是我國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性大宗礦產,也是新能源礦產,對外依存度超過80%,銅產品年進口額近8000億人民幣。面對國家重大需求,針對西藏高原大陸碰撞帶能否形成和如何找到特大型銅礦這一重大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唐菊興帶領團隊從藏東到藏西,從藏南到藏北,歷時三十余年,長期在西藏高海拔野外一線攻關,克服種種困難,對銅等戰(zhàn)略性礦產開展了找礦理論方法研究與勘探實踐。作為大宗急缺礦產調查工程首席科學家和中國黃金、中國鋁業(yè)、紫金礦業(yè)等企業(yè)找礦勘探攻關示范工程負責人等,在西藏四大礦集區(qū)主持或者科技支撐部署鉆探40余萬米,累計工程總經費超過20億,實現(xiàn)找礦重大突破,提交金屬資源量銅3875萬噸,占本世紀以來全國新增銅資源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改變了我國銅資源分布格局,保障了我國銅資源基地建設。
唐菊興研究員為保障我國銅資源重大需求和國家資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首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fā)和培養(yǎng)計劃”、首批“國土資源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計劃”入選者,榮獲了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家首批創(chuàng)新爭先獎狀、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李四光地質科學院獎等榮譽,“全國民族團結先進模范個人”、“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有關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7項;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fā)表論文SCI和EI66篇、CSCD103篇,SCI他引1102次;獲發(fā)明專利4項;培養(yǎng)研究生156名。
2023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資源所”)唐菊興研究員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能源與礦業(yè)工程學部)。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6)
唐院士是全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102個重大工程之一)銅礦找礦首席科學家。銅是我國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性大宗礦產,也是新能源礦產,對外依存度超過80%,銅產品年進口額近8000億人民幣。
面對國家重大需求,針對西藏高原大陸碰撞帶能否形成和如何找到特大型銅礦這一重大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唐菊興研究員帶領團隊從藏東到藏西,從藏南到藏北,歷時三十余年,長期在西藏高海拔野外一線攻關,克服種種困難,對銅等戰(zhàn)略性礦產開展了找礦理論方法研究與勘探實踐。作為大宗急缺礦產調查工程首席科學家和中國黃金、中國鋁業(yè)、紫金礦業(yè)等企業(yè)找礦勘探攻關示范工程負責人等,在西藏四大礦集區(qū)主持或者科技支撐部署鉆探40余萬米,累計工程總經費超過20億,實現(xiàn)找礦重大突破,提交金屬資源量銅3875萬噸,占本世紀以來全國新增銅資源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改變了我國銅資源分布格局,保障了我國銅資源基地建設。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7)
唐菊興是一位礦產資源與地質勘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副總地質師。他的主要事跡包括:
參與西藏巨龍礦業(yè)的西藏墨竹工卡縣驅龍銅多金屬礦床的勘探工作,提交銅金屬資源量718.8萬噸,伴生鉬金屬資源量35.6萬噸、銀金屬資源量4221噸。
主持西藏阿里尕爾窮大型銅金礦的勘查,查明矽卡巖型銅金礦的形態(tài)產狀和規(guī)模,求獲金資源量20余噸,銅資源量9萬噸。
被中國地調局評為“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黨員”,被國土部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tǒng)‘十一五’援藏工作先進個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chuàng)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8)
高原地質勘探:
唐菊興在青藏高原等地進行了長達數(shù)十年的野外地質工作。他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包括高海拔、嚴寒等極端條件,持續(xù)進行礦產資源勘查和研究。
他的辛勤付出為我國在青藏高原等地發(fā)現(xiàn)了多個大型礦床,對國家的礦產資源儲備和經濟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技創(chuàng)新與理論貢獻:
唐菊興在地質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在區(qū)域成礦規(guī)律、礦產資源預測以及地質環(huán)境評價等方面提出了獨到的理論和方法。
他的科研成果不僅推動了我國地質學理論的發(fā)展,也提高了礦產資源勘查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國家的礦產資源戰(zhàn)略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
作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的研究室主任和博士生導師,唐菊興在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他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地質科研人才,通過言傳身教傳承了地質工作者的敬業(yè)精神和科學探索精神,對我國地質事業(yè)的未來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社會責任與公益事業(yè):
唐菊興深知地質工作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他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倡導地質知識的普及和環(huán)保意識的提升。
他的科研工作注重環(huán)境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榜樣力量與領導力:
唐菊興以其堅韌不拔的精神、嚴謹?shù)目蒲袘B(tài)度和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成為了地質學界的楷模。他的故事激勵了許多人投身于地質科研工作。
作為研究室主任和黨支部書記,他展示了出色的領導力,帶領團隊在科研項目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榮譽與認可:
唐菊興因其在地質科研領域的杰出貢獻,榮獲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的榮譽和獎勵,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
他在202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對他科研能力和影響力的最高肯定。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9)
唐菊興研究員不是一個單純學術科學家,而是一個科研、生產并行的科學工程師。他能夠正確地評價地質特征,運用成礦理論來指導找礦。指導勘查了數(shù)個大型、超大型礦床,為社會做出了大貢獻。
1、2006年至今,主持西藏甲瑪超大型銅多金屬礦的勘探評價工作,取得重大找礦突破。
截止2013年9月,完成近400個鉆孔的施工,完成鉆探工作量近18萬米,創(chuàng)造了青藏高原勘探的奇跡。項目突破前人海底成礦理論的認識,按照斑巖-矽卡巖成礦理論,開展了艱苦卓絕的科學研究和勘查評價工作,取得重大找礦突破,探明并新增資源量(331+332+333):Cu資源量700萬噸,Mo資源量69萬噸,Pb+Zn資源量105萬噸,伴生Au資源量152噸,伴生Ag資源量9995噸(評審文號:藏礦儲評字[2013]111號;備案文號:藏國土資儲備字[2013]28號)。該礦床2010年7月已經投產,年創(chuàng)造利稅近3億。
2、2003年至今,主持勘查評價雄村超大型銅金礦,提出岡底斯成礦帶存在島弧型斑巖銅金礦。
截止到2013年12月,雄村銅金礦完成施工鉆孔201個,鉆探進尺63233.92米,238萬噸,伴生資源量202.7噸,伴生銀資源量1041.9噸(國土資儲備字[2013]101號,中礦聯(lián)儲評字[2013]39號)。雄村式銅金礦是岡底斯成礦帶發(fā)現(xiàn)的新的礦床類型,為在岡底斯成礦帶尋找島弧型斑巖銅金礦指明了新的找礦方向,在雄村銅金礦外圍發(fā)現(xiàn)了雄村III號銅金礦等多個礦體。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10)
唐菊興,一位在地質勘查領域默默奉獻的專家,他的事跡在《榜樣8》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
在《榜樣8》中,唐菊興的事跡被詳細介紹。他始終堅守在地質勘查的第一線,無論是在西藏的偏遠山區(qū),還是在其他復雜的地質環(huán)境中,他都以專業(yè)的知識和堅定的信念,為我國的礦產資源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菊興的事跡中,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對藏族同胞的真摯情感。他深知在西藏的一些偏遠山區(qū),語言不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他堅信,只要真心實意地對待藏族同胞,他們就能感受到這份誠意。因此,他經常通過各種手段對生活困難的藏族同胞施以援助之手,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尊重。
除了在地質勘查方面的突出貢獻,唐菊興還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為邊遠地區(qū)的孩子們提供教育支持。他的事跡在《榜樣8》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榜樣。
總的來說,唐菊興的事跡展現(xiàn)了他在地質勘查領域的專業(yè)精神和對藏族同胞的深厚情感。他的事跡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于地質勘查事業(yè),為我國的礦產資源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11)
1984年,剛滿20歲的唐菊興從成都地質學院礦產系畢業(yè),并留校任教,1995年,他參與導師王成善主持的“玉龍銅礦似層狀礦體成礦作用定位預測研究”,從此與青藏高原結了緣。從水鄉(xiāng)嘉興到蓉城成都再到青藏高原,他的人生因為地質不斷攀升,并在世界屋脊扎下了根。據(jù)統(tǒng)計,21年來,唐菊興幾乎每年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度過,時間最長的一年,他在西藏待了200多天。
最初去西藏,從成都出發(fā)要走一個星期,一路顛簸不說,還會遇上大堵車,有一次竟然堵了一個星期,一到夜晚,大家凍得瑟瑟發(fā)抖,蜷成一團,他戲稱自己是“團長”。當然,在高原上工作,當“團長”的次數(shù)絕不在少數(shù)。
在高原工作會遇到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和危險,這時,唐菊興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不管是一起出野外的同事,還是西藏當?shù)氐南驅Ш凸と耍蛘呤菐е巴鈱嵙暤膶W生,大家都特別敬佩他、信賴他。團隊成員劉治博說:“在高原出野外,大家就是生死與共。”就拿過河來說,由于沒有橋,過河時都是靠越野車加足馬力然后一口氣沖過去。一旦汽車在湍急的大河中熄火或是被石頭卡住無法前進,就需要一個人下河去把鋼纜掛在被困車輛上,然后用另外一輛車把它拉出來。這時,總是唐菊興蹚著冰冷刺骨的雪水到河中央去把鋼纜掛好。他說:“我是項目負責人,高原工作經驗比較豐富,遇到這種情況必須要對大家負責,另外我在水鄉(xiāng)長大,水性也比他們好一些?!币淮?,在藏東類烏齊開展土壤測量,正在過河時,藏族技術員古桑突然腳下一滑落入水中,他本能地大叫“唐老師救我”,唐菊興聽到呼聲,急忙扔下手中東西,游過去一把抓住古桑,將他救了起來。
今年西藏雨季特別長,唐菊興帶著幾個人去阿里一個銅礦檢查,返程時陷車了,唐菊興拿著工具一會兒到前面挖車,一會兒到后面推車,同行的學生想上前幫忙又不知從何下手,看著渾身泥水的老師感慨萬分:“不光是專業(yè),唐老師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太多了。”等把車挖上來,唐菊興拍了拍身上的泥又繼續(xù)趕路。他告訴記者,“在那種情況下,必須盡快想辦法解決問題,當年在藏北遇到陷車時,我們把棉被、軍大衣都往車輪下塞過?!?/p>
唐菊興常戲稱自己是個“爬山匠”,正是一年又一年的攀登,讓他征服了地質科學高峰,也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培育了一大批年輕優(yōu)秀的地質人才。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12)
唐菊興同志自1984年工作以來,愛崗敬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竭誠奉獻。多年來,堅持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高寒山區(qū)、生命禁區(qū),開展野外地質工作每年大于100天,主持勘查評價或參與發(fā)現(xiàn)多個大型-超大型礦床,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次(2011),獲部一等獎二次(2009、2011),省、部級科技獎二等獎(2003,2004)二次;獲中國地質學會十大找礦進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獲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3次。201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fā)和培養(yǎng)計劃、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計劃。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13年獲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2014年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榮譽稱號。主要業(yè)績:
2006年至今,主持西藏甲瑪超大型銅多金屬礦的勘探評價工作,取得重大找礦突破。
截止2013年9月,完成近400個鉆孔的施工,完成鉆探工作量近18萬米,創(chuàng)造了青藏高原勘探的奇跡。項目突破前人海底成礦理論的認識,按照斑巖-矽卡巖成礦理論,開展了艱苦卓絕的科學研究和勘查評價工作,取得重大找礦突破,探明并新增資源量(331+332+333):Cu資源量700萬噸,Mo資源量69萬噸,Pb+Zn資源量105萬噸,伴生Au資源量152噸,伴生Ag資源量9995噸(評審文號:藏礦儲評字〔2013〕111號;備案文號:藏國土資儲備字〔2013〕28號)。該礦床2010年7月已經投產,年創(chuàng)造利稅近3億,雇傭藏族員工數(shù)百人。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13)
201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fā)和培養(yǎng)計劃、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計劃。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14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唐菊興研究員為緩解我國資源瓶頸,竭誠奉獻,勇做表率,勇挑重擔,時時起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被中國地調局評為“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黨員”,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tǒng)十一五援藏工作先進個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chuàng)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次(2011年);
國土資源部一等獎 2次(2009,2011年);
其他省、部級科技獎二等獎 2次(2003,2004年);
獲中國地質學會十大找礦進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獲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3次。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14)
“要看山頂和山那邊的風光,你只有靠自己爬上去,科學研究何曾不是啊!”
天闊云舒,空氣變得有些稀薄。登上海拔4700多米的甲瑪?shù)V區(qū)時,唐菊興的腳步并沒緩下來,身著紅色抓絨防風服的背影矯健而篤定。如果不是灰白的頭發(fā)和胡茬“出賣”了他,很難相信,這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區(qū)域成礦規(guī)律研究室主任已年過五十。
唐菊興同志各方面表現(xiàn)突出,為緩解我國資源瓶頸,竭誠奉獻,勇做表率,勇挑重擔,時時起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被中國地調局評為“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黨員”,被國土部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tǒng)‘十一五’援藏工作先進個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chuàng)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榜樣8》專題節(jié)目唐菊興人物事跡(篇15)
甲瑪,藏語意為“百里挑一的富地”。這里最高海拔5360米,空氣中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qū)的4—6成,氣候常年惡劣。若不是甲瑪銅礦的出現(xiàn),“富地”或許只是人們的期許。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甲瑪銅多金屬礦床就開始詳查工作,當時“海底噴流成礦”理論作為礦產勘查的理論指導,探明銅鉛鋅資源量108萬噸后就停滯不前。
2006年起,唐菊興主持甲瑪銅礦勘探評價工作,要想打破僵局,就需突破淺成“海底噴流成礦”觀點。在大量基礎地質工作論證后,他提出甲瑪?shù)V床存在斑巖成礦體系的勘查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異常特征。2008年,唐菊興團隊通過鉆探施工驗證了結論。
在青藏高原進行鉆孔施工,按照慣例,鉆孔深度達到地下三四百米時,還不見礦就會放棄。但唐菊興在現(xiàn)場研究分析巖芯后,毅然決定繼續(xù)施工。當鉆孔深度潛入到500米時,發(fā)現(xiàn)了厚度達200多米的銅礦體,世界級大礦甲瑪銅多金屬礦揭開冰山一角。
自此,唐菊興提出的甲瑪銅多金屬礦斑巖—矽卡巖成礦理論得以論證,探尋銅、鎢等礦床也有了規(guī)律可循。2010年7月,甲瑪銅礦投產,年創(chuàng)造利稅近3億,并為數(shù)百藏族同胞提供就業(yè)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