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做糍粑場景作文600字
清明做糍粑場景作文600字5篇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的一種民間傳統(tǒng)食品。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清明做糍粑作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做糍粑作文1
如果說喝雄黃酒是端午的習俗,吃年夜飯是除夕的習俗,那么打糍粑就是清明節(jié)特有的習俗了。今年清明節(jié),我就親眼見到了糍粑的制作過程。
做糍粑的第一步就是蒸糯米。把糯米洗凈放入一個木桶中,將木桶放在一口盛滿水的大鍋上,下面生起火來,不一會,熱氣就冒出來了。經(jīng)過一番蒸煮,木桶里的糯米熟了。熱騰騰的糯米出桶時,白花花的霧氣迎面撲來,一股糯米香直沖鼻孔。整桶糯米被倒到一個大石臼中,大人們開始用石錘擊打。打糍粑可是一項體力活,那石錘少說也有幾十斤重,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提不動,因此需要有好幾個壯漢輪流擊打。一錘子下去,即使是再堅硬的東西也會被砸碎,何況是這柔軟的糯米,因此同時還需要一個靈巧的人來控制形狀,添水揉糯米。
開始時,身高八尺、力大無比的舅舅首先上陣。只見他兩手一前一后托住石錘柄,與動作靈敏的叔叔互相配合,一起一落,仿佛在演奏一支富有節(jié)奏且歡樂流暢的樂曲。那錘子在舅舅手中得心應手,猶如金箍棒在齊天大圣手中舞動,毛筆在王羲之手中揮灑自如,不久,原本縫隙較大的糯米漸漸融為了一團。別看舅舅打得興致勃勃,但沒過幾分鐘,他就體力不支,敗下陣來。于是,后面的.人就自告奮勇地接上去,累了又輪下一個,如此交替、重復,充分顯示出了集體的力量。
待打得顆粒均勻時,糯米就變成了糍粑。熱氣騰騰的糍粑出臼后,倒入覆蓋著一層面粉的面床上,用手和搟面杖扒平,然后劃成一條條的形狀,放入各種餡料,用刀切開,如同包餃子一般包起來,再拉長拉細。這樣,香糯可口的糍粑就大功告成了,一口咬入,嚼性十足。
清明做糍粑作文2
清晨,剛到外婆家,就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我立即沖到廚房,發(fā)現(xiàn)外婆正在做糍粑。
只見外婆把和稀的面團沿鍋邊倒下,面緩緩滲到鍋底,外婆舀了幾勺油,沿著鍋邊倒下,“嗞嗞”立刻響起;“梅兒來啦”,外婆驚喜地說:“待會兒讓你嘗嘗好吃的糍粑!”她說著,又用鏟子把糍粑劃成一塊一塊的,再在上面灑一些油,翻過去,蓋上鍋蓋。我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鍋蓋上騰起的煙,巴不得現(xiàn)在就能去吃一口糍粑,外婆揪了幾根蒜葉,洗凈后,切碎了,掀開鍋蓋,糍粑那濃濃的面香撲鼻而來,外婆加了一勺油,撒上蒜花,在鍋與糍粑間的縫隙處倒上兩勺油,輕輕翻幾下,蓋上鍋,香味更加濃郁,我肚子里的饞蟲都被勾出來了,外婆拿來一個精致的花碟子,盛了一碟,端上飯桌。我也沒閑著,盛好山竽粥。外婆讓我先吃,自己用大碗盛了好多餅,說是送給左鄰右舍嘗嘗味。
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兩面金黃的糍粑,咬下去,好燙啊,我又松開牙齒。我使勁吹那塊糍粑,這次,我吸取教訓,只咬一小口,包裹在外面的兩層又脆又酥的殼,中間的部分又軟又糯,一口咬下去,兩種不同的感覺,嚼一嚼,香味立即溢滿口腔,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不老也不嫩,一點也黏牙。吃一口咸咸的糍粑,再喝上一口甜甜的山竽粥,一直暖到心里,一干一稀,一咸一甜,搭配得當,相得益彰,我一連吃了好幾塊糍粑,喝了滿滿一碗山竽粥,撐得快不行。
吃完糍粑后,令人回味無窮,頗有余“味”繞梁三日不絕之勢。我終于知道為什么媽媽想減肥都減肥不了——外婆做的飯菜糕點太美味了。
下周末,我還要吃外婆做的糍粑!
清明做糍粑作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焙芸?,清明節(jié)就來臨了。按照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今天,我們要做米粑。為什么要做米粑呢?因為,古時候,家鄉(xiāng)很貧窮,沒有錢買肉來祭拜我們的祖先,所以就要米粉做成的豬頭來祭拜我們的祖先。所以這米粑可不是一般的米粑,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
咱先不說別的,就是這米粑的皮,那也是不一般的,那可是人工用米粉所揉上百次而得出的。
現(xiàn)在我們要開始做米粑了。我們先抓起一些米粉團,把它先揉光滑,不然做起來就不好看了。我們先在它的中間挖一個洞,洞不能深也不能太淺,要是做的米粑別人一口咬不到餡就會讓人感覺不好吃了。要開始放餡了,放餡了也是要有技術(shù)的,放多了,蒸的時候就會裂開的,放太少咬到最后就只剩下皮了,還有一點,要把口封好,不要像窮人的衣服——縫縫補補,那樣就不好看了。當然,我們可以弄各種各樣的形狀,扇形、圓球形……接下來只要放入鍋里蒸幾十分鐘就行了。
以前過清明節(jié)爺爺都會給我們和弟弟妹妹一人做一頭牛,現(xiàn)在爺爺還在老家,我只好代替他的職務(wù)。我為弟弟妹妹做了兩個牛頭,還為自己做了個兇猛無比的“未知動物
我們把米粑和3個模型一起放入鍋里蒸,過了一會兒,全部蒸好了。我們一個個都流口水,一端上來他們便狼吞虎咽,好像幾百年沒吃過似的,但我第一個就把我做的小模型吃了。
這次清明節(jié)我過得真開心!
清明做糍粑作文4
我的家鄉(xiāng)是湖南省郴州市,那里群山壞饒,自然景觀非常秀麗,人們每當過清明節(jié)時家家戶戶都要做糍粑。
做糍粑前,爺爺對我說:“糍粑又叫糯米糍、狀元糍,相傳南宋慶元二年,邑人鄒應龍赴京應試,村里家家戶戶都送糍粑供他路上吃,并預祝他金榜題名。路上,鄒應龍渴了,喝上幾口清泉,餓了,啃上幾口糍粑。經(jīng)過長途跋涉到了京都,由于才華出眾,殿試對答如流,寧宗皇帝御筆親點他狀元及第。當他把從家鄉(xiāng)帶來的糍粑呈獻給皇上品嘗時,連皇上也贊不絕口,賜名‘狀元糍’?!甭犕隊敔?shù)墓适?,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開始做了,爺爺把浸好的糯米放在曾瓦里蒸好,再把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中,爸爸和叔叔兩個大男人拿起木搥往石臼里不斷地砸糯米飯,隨著不斷地撞擊,糯米飯形成了一大塊潔白的糯米團,幾輪下來,兩個大男人已累得滿頭大汗,接著,準備一張又長又大的干凈木板,把糯米飯團放上來時,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分成許多個小糯米團,壓平弄圓就形成了一個個糍粑,最好玩的就是在糍粑上畫畫了,我拿起筆,蘸上顏料,在糍粑上一會兒畫哭臉,一會兒畫笑臉,使一個個糍粑變成了許多個“活娃娃”,趁糍粑熱時,咬一口,一個字-----棒!
同學們,看起來做糍粑的步驟很簡單,做起來可不簡單,做糍粑可是一項技術(shù)活:砸糯米飯時,要用最快的速度,一定的力,要掌握規(guī)律;做糍粑時,把糯米飯團分成小糯米團時要小心燙。
今天的收獲可真不少,既增長了見識,有嘗到了糍粑,真是一舉兩得!
清明做糍粑作文5
每到清明節(jié),老家都有打糍粑的風俗。去年回老家過清明節(jié)時,我終于知道了怎么打糍粑。打糍粑的前一天晚上,爺爺就把糯米用井水浸好,爸爸和叔叔準備了打糍粑的工具,有木槌、石臼,還有印糍粑的模板。第二天天沒亮,奶奶就起床把糯米蒸熟,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打糍粑了。
叔叔用一個臉盆盛滿蒸熟的糯米放在了石臼的里面,爸爸和姑父他們兩個人用木槌搗糯米,你一下我一下。大約十分鐘后,糯米被打成了糊狀,完全沒有米的樣子了。然后把搗爛的糯米挑到一個竹制的簸箕里,簸箕下面鋪有一層石膏粉,這樣糍粑就不會粘在手上或其他東西上了。爺爺把那一大團糍粑捏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媽媽和姑姑就把那小塊的糍粑捏成圓形。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就把糍粑放到模板的里面,模板的底部刻有一些美麗的圖案,因為糍粑是熱的,非常容易變形,模板上的圖案就拓在了糍粑的上面。等糍粑冷卻后把它取出來擺在木板上,模板上的圖案就固定在糍粑的上面,有動物、繁體字、風景畫等,非常美麗。我們有的打,有的捏,有的印,一下子就過去了九個回合。
中間有幾次我都想學爸爸的樣子去打糍粑,但都輪不到我。到了最后一個回合時我再也忍不住了,大聲說:“等一下,等一下!我也要打糍粑!”爸爸說:“行,讓你嘗試一下,只要你能打好,回家我讓你玩五個小時的電腦!”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笑著說:“說話要算數(shù)?!?/p>
我好不容易舉起了木槌,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下去,但再也拿不起木槌了,因為上面粘了很多糯米,木槌一下變得重了很多。我抱著木槌往后拉,卻因為用力過猛摔了一跤,爸爸他們看了都哈哈大笑。我邊揉屁股邊說:“現(xiàn)在不能玩電腦了,回家還要治屁股!”
以前我雖然每年都吃糍粑,但從不知道打糍粑原來這么難。以后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果實。